上官有说什么吗?”
梁知年说那倒也没有,但正因为官没动作,梁知年隐隐有些不安。
梁勃问道:“傅璋自己能解决吗?”
“十五万两对于一般官员来说数额巨大,但是傅璋这些年也捞到不少,他还得上。就是名声难听了些。”
“这次集中相府门口讨债,不像是巧合,应该有人推波助澜,你派人查一查。”
想到梁幼仪想退婚的事,梁知年试探着说:“父亲,儿子觉得傅璋这些年升迁太快,难免有些骄狂。他与仪儿的婚事,一拖再拖,分明不把国公府放在眼里。”
“你妹妹说过,他心在朝堂,也没有在外拈花惹草,晚些大婚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梁勃说着就有些动怒,“我怎么听说这次闹事,还有仪儿的影子?她想做甚么?”
梁知年一愣:“不会吧?仪儿一向维护傅璋,不可能落井下石。”
“是不是的,把仪儿叫来一问不就知道了?”
梁老夫人脸色难看地说,“梁知年,若仪儿胆敢挡栀栀的路,别怪母亲把她拉去填井。”
梁知年陪着笑说:“她哪里敢!”
不敢怠慢,叫人立即去把梁幼仪叫来。
梁幼仪才刚从马场回来,未及喝一口热水,便来到梁勃的院子,低眉顺眼。
“给祖父、祖母、父亲请安。”
梁老夫人道:“这两日相府讨债闹剧,听说你也在推波助澜?”
梁幼仪回禀道:“孙女冤枉!前几日孙女在玉楼春用餐,掌柜的向我讨账,相府用定国公府的名头在玉楼春用餐,仅仅十一月就花费一万多两银子。”
“一个月一万两?”梁知年大吃一惊,“他怎么吃掉这么多银子?”
“女儿也不知道,但是看那账簿上每一笔记名,又不似作伪,我哪有那么多钱啊,便拒付了。”
至于荣宝斋,她没提。
她原本想提一下靖南王与傅璋勾结的事,又住口了。
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她不信任祖父祖母,也不信任父亲。
梁老夫人却继续发难:“那你为何怂恿宋掌柜去相府讨债?”
“孙女没有怂恿,只是拒不承认账单。并且,孙女也托人提醒了丞相。”
只不过是托傅大少回家去告诉他亲爹而已。
但,那也是告知了,不是吗?
“相府是你未来夫家,你务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