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说完了,中等功劳呢?」他问。
「中等功劳主要有两个人,一是萧继达,二是五皇子。」荆王将自己隐去了,「五皇子的信,不只让葛洪盛放弃了抵抗,还让臣在出手之前,劝降了葛洪盛的部将。」
「萧继达呢?」康宁帝又问。
「要说萧将军,那可真是奇妙得很。臣过去西境,第一个找的就是萧将军,本准备让他办一个小宴会,先秘密拉拢一批可用力量,谁料萧将军请帖发出去,不只牢谷关的大小守将来了一半,旁边三个关的守将也来了不少,更是有西境几个部族的首领……」
荆王细细说了萧继达的长袖善舞。
康宁帝听了,眯起了眼,片刻,想起了什麽,又放松下来。
康宁帝想到了几年前的闹剧。把萧继达丢在武夫群里,他能如鱼得水,但把萧继达放在官场上,他不只寸步难行,一不留神还会被水淹死。
这样的武将,是最令人放心的那一种。
而且,萧继达是先在官场溺水未遂,才去了军中,没有假装的可能。
又细细问了一些事情,康宁帝送走了荆王,有了决断。
这论功行赏,知道该怎麽赏了。
荆王不用敲打,可以重赏,萧继达也不用敲打,但也不能留在西境,放到别的地方重点培养。
还有一件事,端妃空出来的妃位如何处理。
康宁帝坐回罗汉床上,问徐忠德:「你说,这妃位是给云嫔好,还是给淑嫔好?」
徐忠德一听,心跳加速。他当然觉得给淑嫔好。这次战事,葛洪盛这个勋贵领头人犯了罪,按理云嫔也该受些牵连,而萧继达立了大功,按理,淑嫔应该分些福泽。
但权力可不是按理来的,而是按拳头丶按维系稳定的需求来的。
萧继达可以往后再赏,但勋贵群体,急需一个安抚。
徐忠德跪下身:「万岁爷恕罪,奴才一个废人,不明白这个。」
「你说说你的看法,朕不罚你。」康宁帝道。他在犹豫,所以想看看别人的看法。
「奴才目光短浅。只觉得,是云嫔娘娘先入的宫。又觉得,淑嫔那边有个皇子。」
徐忠德两边都说了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和西境的事,和朝堂的事毫无关系。
康宁帝叹:「要是有两个位置就多好。」
徐忠德适时道:「万岁爷……」
说到一半,他忽然停下,掌了自己的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