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吗?
虽然四岁的小孩还真可以。
夏景按兵不动,情报还没探查完。
齐如海在门口踌躇了许久,返回来,捧起了书。
现在是继续讲书的时候吗!
夏景明白康宁帝为什麽找上自己了。
齐如海看了看屋里仅剩的六人,三个皇子,三个伴读。宁文焕和伴读的关系好,他走后,伴读义气地跟了上去。
齐如海叹口气,到宁源中的桌前,讲起了书。
宁源中全当他是个背景音乐,全神贯注地瞧自己手上的闲书,齐如海提了两个问题,得不到宁源中的半点儿反应,尴尬地立在原地。
他又到了宁高祥面前,试图用那琉璃杯的知识引入课题,但他的话语实在无趣得很,提不起宁高祥的半点儿兴趣。
他最后来到夏景面前。
最小的皇子的功课最没什麽花样,他翻了翻夏景的习字本,夸了夸九皇子的进度,沿用了张赞禹的学习计划。
皇子们照顾完,他又看起伴读们的功课。
一天的课程结束,在齐如海的目送中离开上书房,夏景让薛昭矩跟上自己。
走出一段距离,他问薛昭矩:「齐大人的学问如何?」
他分不清齐如海的水平,在前世,他在网上见到的古文课程,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资深研究者所作,水平本就高,到了宁氏王朝,所见的又只有张赞禹。
简单说明,九皇子只见过水平高的,没见过水平低的,无法进行评判。
「不好说。」薛昭矩迟疑,「似乎比张师差一些,讲的不成路径,但讲的又比张师全。我刚刚提问那句,张师会给一个答案,齐大人给了六个答案。」
夏景明白过来。古文嘛,必然有不同的解读,张赞禹只会讲自己认为对的那份解读,而齐如海会将所有解读都讲出来。
因为讲的观念太杂,所以给人一种不成体系的感觉。
齐如海授课和他做人一样,优柔寡断。
「齐大人在文坛素有名声,还主持了许多古籍的校勘,定然是有水平的,只是感觉——不太好。」薛昭矩补充道。
夏景觉得这才正常。齐如海一个搞学问的,当然没有张赞禹这个搞政治的有魅力。
偏偏这个时代学习都是为了搞政治的,所以都看轻了齐如海。
他踮起脚,拍拍薛昭矩的肩膀:「齐大人讲的不成体系,才能让你有自己的体系,而不是做小张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