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都吃不上。
所以这个时候的农村往往十三四岁就得下地干活,半读半耕。
真有能耐的,是块读书的好料子,那家里人还能考虑考虑。
真要是不成,趁早下地干活去,上什么学啊,上学不钱啊。
赵根家五个孩子,老大赵雅芳,老二赵雅军,这两个算是在城里站下了。
老三赵雅民不羡慕大姐,倒是羡慕他二哥。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大姐那份能耐,考不出去,可他希望自己也有二哥的运气。
赵雅民太清楚二哥是怎么走出大山,能进红星厂工作的,还不是李家二哥照顾。
连他二哥都照顾了,还能差了他一个?
从学校里出来,他就盼着李家二哥能来山上一趟,他好巴结巴结。
只是两年的时间里,李家二哥一次都没来,他哪里能等得起,他爸也等不起啊。
你要说自己下山来找李家二哥,他倒是想了,可也得能从姑父那里拿到介绍信啊。
你当这个时候农村孩子想去哪就去哪呢,没有介绍信票都买不着。
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心心念念大姐或者大姐夫能来一趟,可大姐两人因为孩子和工作的事也很少来家里。
少数来的一两次也是大姐夫来的,他有心想要提一嘴,可一直没得着机会。
还是去年过年,大姐夫来家里送年礼,倒是叫他逮着机会了,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地,大姐夫还没等应呢,就被他爸给叫走了。
其实他不知道,当时他大姐夫也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