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铜盆里的热水已经凉透,沈砚却迟迟没有起身。他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觉得眉眼间既像外公,又带着外婆的影子。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他来完成这场迟到了一百年的和解。
\n
窗外的荷花池里,突然绽放出一朵巨大的白荷,月光落在花瓣上,泛着圣洁的光芒。沈砚知道,那是阿鸾的化身,她终于可以在月光下自由地歌唱,再也不用被困在冰冷的水底了。
\n
沈砚决定留下。
\n
这个决定让周婆婆的眼睛亮了好几天,她开始哼着评弹小调打扫宅子,铜铃般的笑声在回廊里荡来荡去,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沈砚把西厢房重新布置了一番,撤掉了蒙尘的帐幔,换上干净的蓝印花布,书桌上摆上从城里带来的电脑,现代与古朴在这间屋子里奇妙地交融。
\n
“沈先生,这东西真能听见千里之外的声音?”周婆婆好奇地戳着电脑屏幕,看着视频里的天气预报,眼睛瞪得溜圆。她的手指在光滑的屏幕上留下几个淡淡的指印,像是时间的印记。
\n
沈砚笑着点头,给她演示如何播放评弹。当《珍珠塔》的旋律从小小的扬声器里流淌出来时,周婆婆突然红了眼眶:“老夫人在世时,最爱听这段。”她转身往厨房走,“我去炖点银耳羹,您小时候最爱吃的。”
\n
沈砚的目光落在墙角的古琴上。自从阿鸾下葬后,这琴就再也没自己响过,但他总觉得琴身泛着淡淡的暖意,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安了家。他找出那卷《夜鸾引》的乐谱,试着在琴上弹奏,指尖落下时,琴弦发出的声音清越悠长,仿佛能穿透时光的阻隔。
\n
这天傍晚,沈砚正在院子里修剪月季,突然听见巷口传来喧哗声。他放下剪刀往外走,看见几个穿西装的人正围着周婆婆,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份文件,嘴里说着什么“拆迁”“补偿”之类的话。
\n
“这宅子是老沈家的,给多少钱都不卖!”周婆婆的拐杖在地上敲得笃笃响,藏青对襟衫的领口因为激动而敞开,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贴身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