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愿意走回头路的胡修吾,就地找到了一间占地千亩的大道观,潜入其藏书阁中,翻阅游记或博物志。
\n
\n
想要编辑出一本博物志或地理志,需要海量的资料,若要真实详细,还必须要去过实地,或是见到过实物。
\n
\n
这类书籍耗费心力,少有人愿意编写。不过一旦编写出来,就是国之重宝,往往深藏于世家大族,或是深宫翰林之中。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本草纲目都是如此。
\n
\n
别说古人不识货,古人识货的很,只是聪明人太多而已。编写这类书需经年累月的苦功,又对仕途或是修为无补,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n
\n
所以,唯有这种大门大派,才能养出有时间,有学识的弟子,研究和更新门阁内的博物志和地理志。
\n
\n
胡修吾蒙蔽住藏经阁中传法长老的感知,不让他察觉到自身的存在。正大光明的从此处藏书阁内部,维持藏书阁运营的藏书吏前走过。
\n
\n
担任藏书吏的弟子,看见胡修吾从容得游走在层层书架之间,纵然没有人认识他,可也没人觉得他是个外人。
\n
\n
类似博物志和地理志的书籍并不难找,因为这类书籍往往是个大部头,《水经注》,《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往往都有数十卷,比同时代的书籍要多得多。
\n
\n
藏书阁中,除了门派法术,就数它们占地面积最大了,除去放着功法典籍,看守严格的书架,剩余的大部头就是博物志了。
\n
\n
胡修吾拿了一套《清源九州神鬼考证引》,找了个空桌坐下,直接在藏书阁中翻找了起来,先找目录。
\n
\n
古书也是有目录的,自汉代起,就有给书做目录的习惯,这是防止书籍有失遗缺卷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