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能养寇自重了,但朝廷战略还是开疆拓土,那就没必要养寇自重。
大明朝廷是个郡县帝制,主要还是看皇帝是否有雄心壮志,一旦皇帝懈怠,大臣们闻到了味儿,自然竭力制造承平日久的景象。
应州之战,大明武宗皇帝和小王子,几十万大军在应州城外打了五日,大明并没有取得彻底胜利,是小王子收拾了战场,所以最后大明能统计的首级功只有十六人。
但这一战,军兵将帅之间就有了血义,小王子几十年不敢南下了。
「如此。」朱翊钧结束了这次的戎事奏对。
「臣等告退。」戚继光和凌云翼起身告退。
张居正单独留下,主要是和皇帝沟通下稽税事宜,包括戚继光提到的对稽税院进行内部清查,张居正这次的整肃,需要皇帝的支持,没有皇帝支持,他一事无成。
大明这架庞大的机器开始转动,积极备战平播之战,即便是梁梦龙还没有入川,但小规模的冲突已经开始。
杨应龙,他后面有人,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一群觉得川中空虚,可以趁机做事的西南土司世酋。
大明有制度对这些土司世酋进行管理,而这次这些土司世酋的谋叛,倒也不是要再建大理国,而是希望朝廷的缰绳能松一点,比如这个动辄砍头的会勘制,如果杨应龙成了,那其他土司世酋就不会参加会勘了。
要是朝廷赢了,那只能继续前往成都或重庆会勘,被朝廷审问。
大明军前期侦查,做的并不顺利,隐藏在大山里的生苗,开始频繁袭击大明入山的斥候。
刘綎打仗是十分专业的,他很快就调整了战术,不急于一战定胜负,而是制定了步步为营的战术,让熟苗指路,一层一层的打掉所有的据点。
前半年只是小规模的战争,试试斤两,而非总攻。
在大明准备战争的时候,金山国君朱翊鏐丶金山水师总兵骆尚志,在二月份后,开始了军功爵名田主制的第一步,征伐蛮夷,这第一步,要打通前往少女银山的路,恢复金山城小银山的开采。
一年产出三百万两白银的银矿,对大明实在是太重要,对金山城也太重要了,黄金不能直接当钱用,但白银可以。
但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因为金山国在两线交战,导致兵力分散。
「一定要照顾好所有的伤兵,把潞王府留存的所有药品,全部拿出,用于治疗军兵。」朱翊鏐站在伤兵营的门口,他刚刚视察了这次出击受伤的二十名伤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