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大清官东躲西藏,徐瘿瘤只走后门
道理好懂,但真的做事却非常的难,儒学修身的道理讲了两千年,又有多少儒生真的学会了修身?道理归道理,践履之实又是另外一码事。
同样,因为皇帝支持,张党的规模空前绝后的庞大,而张居正本人的地位又稳如泰山,几乎没有什麽事,可以动摇张居正的地位了,他已经成为了万历维新的一个标志,一个符号。
这个时候,无论谁为党魁,谁都知道,盛极必衰,必须要对内进行严厉清党,才能让这个组织活下去。
道理谁都懂,但真的做,又千难万难,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说的简单,要真的那麽简单,严嵩丶徐阶丶高拱为何不做?连申时行都不做,申时行当了党魁,立刻大宴宾客。
张居正选择了人人过关,连申时行丶王希元这类张党的嫡系门生,都在清查的范围之内。
朱翊钧觉得张居正有些过于严苛,但他已经答应了张居正清党,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虽然造成了一定的风波,但因为傅作舟四万银的事儿,不过线就不会重点督办,风波整体可控,不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万历二十年二月份,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东华门外放榜,这四百人成为了大明国朝新科进士,鲤鱼跃龙门成为了国朝官选官的统治阶级。
另外一件事,也比较引人注目,那就是解刳院在长期研究中,搞明白了『目昏』的基本原理。
大明解刳院的大医官们将标本们分成了两个组,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跟踪研究,最终得出了结论,目昏是人糖中毒了,最终导致眼部器官发生病变的结果,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吃饭的问题。
这篇发表在格物报上,关于糖毒的文章,引起了极其广泛的争议。
就是因为大医官在研究的过程中,用的是宣宗皇帝的食谱,早上是糖缠葡萄,蜜饯金桔等,午膳必有香油烧饼丶酸甜汤丶锦丝糕子汤等,晚膳则有牛奶蜂蜜熬制的乳蜜羹油糖等等。
这就略显有些僭越,而且关于深度糖毒的症状,都和宣宗皇帝晚年的症状对得上。
目昏丶日饮二十壶茶消渴丶夜起入厕二十次丶足疮溃烂及骨,十指俱脱等等,都是糖毒的中晚期症状。
大医官们对此没有解释,皇帝似乎对此没有任何的追查,导致风力舆论对解刳院的攻讦,有些无法选中。
毕竟最应该计较此事的就该是皇帝,怎麽能拿祖宗的食谱去做研究?可皇帝不在意,再多的攻讦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