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庞然大物有一种既视感,他总觉得这个家伙不是新东西,有一种让人恍如隔世的熟悉感,申时行回京之后,就知道这种熟悉感不是假的,它早就出现过,而且更加庞大。
早在南北两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官营酒坊。
大明人都这样,在迷茫的时候,总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还真让申时行给找到了。
宋朝的官营酒坊,影响极其深远,任何人酿酒,都要通过官营的正店购买酒曲才能酿酒,而这些购买酒坊的小店铺,就叫做脚店,脚店卖酒,但不卖炒菜,多数都是卤菜和冷餐,而正店提供热菜,炒菜等。
《清明上河图》就有正店和脚店之分。
宋朝官营酒业这个庞然大物,发展到最后,已经不受朝廷政令影响了,所有既得利益者竭尽所能的阻止制度发生任何的改变,而且两宋朝廷,对这个庞然大物无能为力。
因为这个庞然大物,发展到最后,已经不是酒家那麽简单,米粮的粮商丶酿酒的正店脚店丶卖酒的娼妓,围绕着酒家经营的赌坊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这个庞然大物,随着大宋的落幕丶随着神州陆沉,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现在,随着松江府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庞然大物,再次慢慢浮出水面来。
不仅是棉纺丶木材丶桐油丶造船丶粮油等等,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高启愚回到了家里,稍事休息后,从拜帖里找到了孙克弘,请孙克弘会面,孙克弘本来打算在太白楼宴请,但高启愚把孙克弘叫到了府上见面,而非太白楼。
「宴请自然不必,申侍郎介绍你来,其他人,我就不见了。」高启愚在孙克弘见礼后,示意他坐下说话,高启愚没有太过于傲慢,而是和孙克弘聊了很多关于棉纺的事儿。
申时行这家伙,除了性格柔仁之外,能力没的说,让申时行如此忌惮的事儿,高启愚自然也要忌惮。
「王篆之事,是先生在清党,和孙商总无关,商总不必过分担忧,我明日去通和宫御书房面圣,也会提及此事。」高启愚倒是给了一个明确的回覆。
孙克弘已然两鬓斑白,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少宗伯,这趟入京,我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来,如果得不到庇护,松江远洋商行,我可能真的控制不住了。」
「我这人素来心狠手辣,再加上圣上圣眷,这些商帮的豪客,不敢拿我怎样,但一旦我失去了圣眷,恐怕出了京师,就是千刀万剐的下场了。」
孙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