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陛下弘毅的结果,无论是陛下不务正业的习武,还是突然而然给戚继光封了迁安伯,都是陛下在做。
给戚继光封爵提领京营,是陛下押上一切,把自己的性命丶大明国祚全都作为赌注,赌戚继光的忠诚,赌戚继光不想做司马懿。
陛下登基十九年,时间证明,陛下是个特别稳重的人,稳重的甚至像个保守派,那是陛下唯一一次豪赌。
骆尚志丶大明军必须要回报忠诚,这也是京营锐卒丶大明水师的共识,这种近乎于狂热的忠诚,就是要证明给世人看,陛下是对的!
军队是可以信任的,暴力不是那麽容易失控的,兴文匽武是错的,兴文振武才是对的。
军队忠诚等同于陛下的路线正确,军队不忠诚证明陛下路线错误。
唯有上报天子,大明军才能继续维持自己超高的社会地位,营造在京营的惠民药局丶三级学堂丶讲武大学堂,还有满饷以及各种恩赏。
骆尚志是执掌一方的大帅,他对这些理解很透彻,他知道自己为何要忠诚,他不会背叛,潞王就是给金山银山,骆尚志也不会留下。
他的主公是陛下,而不是潞王。
他的话已经非常直接了,潞王是个聪明人,自然完全听懂了。
「哎。」朱翊鏐重重的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果然自己人只能自己去培养。
说难听点,如果骆尚志真的留下,朱翊鏐也不敢真的完全放心,像陛下放心戚继光一样放心骆尚志,一个能被功名利禄所打动的将领,这把刀再快,也是一把刀,而非心腹。
「军功爵名田宅,骆帅如何看待?」朱翊鏐的情绪只持续了几秒钟,就恢复了过来,不是自己的,无论如何留都留不住,不如趁着骆尚志还在,多问问他戎事。
「金山国需要一个以前丶现在丶未来的金山国人都认可的分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共识,才能完成国朝构建。」骆尚志斟酌了一番,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进一步说道:「像金山伯那样做个老好人,是无法完成这种共识的。」
权天沛的老好人做事风格,给金山城带来了些麻烦,而潞王殿下的雷厉风行,弥补了这一点。
朱翊鏐还真问对人了,骆尚志还真懂。
战争,打的就是意志,打的就是彻底打掉敌人的抵抗意志,屈服于己方意志,这就是战争的根本面目。
而敌方抵抗意志的强弱,则完全看共识的寡众,共识多则强,共识少则弱。
戚继光的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