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池等地不用秦法?」朱翊鏐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个制度这麽适合开拓,可是吕宋丶旧港丶金池,都不使用这种办法。
孟金泉稍加斟酌,低声说道:「殿下,金山国是大明藩属国,和总督府还是有区别的,几位总督有自己的顾虑。」
潞王就藩是分家,总督府是大明总督府,性质完全不同。
孟金泉小心的提醒了潞王殿下,几位总督府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而是做不了,他们不能胡闹,否则他们的子嗣们,连回大明都难如登天,慢慢的就被同化成了当地的夷人。
为了避免殷宗信所言的退化,各总督府总督们可不敢这麽胡闹,秦制这东西,多少有点犯了忌讳。
朱翊鏐身份不同,他无论怎麽胡闹,都不会招致圣怒,招致陛下的忌惮,潞王府的子孙无论如何都可以回到大明,避免殖民者本地化的退化问题。
「如此,那孟长史就负责此事吧。」朱翊鏐综合了各方意见,确定了孟金泉的谏言,行秦法秦制,军功开路。
开辟这条路,中原王朝也走了四千多年了,该怎麽走,老祖宗早就铺好了路。
吕宋丶旧港丶金池总督府不用这套办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不是穷鬼,他们离大明都不算远,是小三角贸易最重要的一环,是倭奴丶夷奴的接收地,是原料生产地,他们足够的富有,不需要用这法子。
对于潞王而言,这根本就是别无选择之事。
金山国缺乏足够分量的国朝构建核心,他朱翊鏐算是威权核心,但制度是另外一个核心,对于穷鬼中的穷鬼而言,金山国只能用这套办法,来划分社会阶级,而后去分配利益。
权天沛和骆尚志选择了离开,孟金泉和赵穆,留在了勤王殿的御书房,孟金泉把奏疏的后半部分交给了潞王殿下,如何约束暴力,是中原王朝历经千馀年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孟金泉自然有设计。
「殿下,如果无法留下骆帅,这对金山国而言,是巨大损失,臣斗胆,骆帅一走,恐怕还有纷乱。」孟金泉重重的叹了口气,骆尚志三年期满离开,将会是金山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验,甚至是生死考验。
「我也想留下他,但骆帅志不在此,屡次议事,骆帅都是听命行事。」朱翊鏐有些无奈的说道:「皇兄答应了我几乎所有的请求,除了骆帅留任金山。」
赵穆思虑了片刻,低声说道:「殿下,可给许诺骆帅,五年内,拿下墨西哥!」
「骆帅回到南洋,也就一个安南国而已,倭国已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