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重视,因为这样,他会死的更快,更没有痛苦。
廷议还在继续,这个共议制,虽然仍然没有脱离强人政治的草台班子,但决策效率极高,扯头发的事情很少,大臣也都是快言快语,不绕弯子,不打机锋,用最快的速度,处置着一件件国事。
不快不行,皇帝那头儿,奏疏不过夜,效率高的出奇,廷议若是慢了,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再俯首,送皇帝离开了文华殿,四个小黄门将龙椅搬下了月台,等明日廷议后,再进行升座。
凌云翼有话要说,拉住了张居正,二人在文华殿下的丹陛广场前,说起了悄悄话。
「陛下不善驭下之术,元辅之前讲筵,可曾讲授?」凌云翼的语气绝不是诘问,经过了上一次申时行被扛进文华殿之事,张居正的恭顺之心,凌云翼是真的看到了,真的很恭顺,连弟子都很恭顺。
「未曾。」张居正也是有些忧愁的说道:「不是我不讲,是陛下不肯听。」
现在张居正有些后悔,当初该教陛下一点驭人之术,他现在活着,他可以做,但他要是没了,陛下不善此道,恐怕会吃很多亏。
「算了,陛下有陛下的考量,而且这也不是教就能教会的,有些亏,还是得自己吃。」凌云翼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不做什麽了。
过了年陛下就三十了,三十而立,路毕竟要陛下亲自去走。
「也是。」张居正放下了担忧,和凌云翼又聊了许久关于迁民之事。
迁民是为了人口增长,如果没有天变,在万历维新的大环境下,大明应该迎来一波人口大爆发,但天变之下,只能缓慢增长了。
在万历五十年,要有2.5亿人至3亿人口,才能满足陛下扩张的需求,迁徙百姓到辽东丶到南洋,都是为了腾出位置,滋生人口。
「先生和凌次辅所虑,完全是多虑了。」朱翊钧回到了通和宫御书房,休息了一刻钟后,看了两刻钟的杂报,等到了文渊阁的奏疏。
凌云翼有小本呈送,就是不走正式奏疏流程,甚至陛下不必回复的悄悄话。
凌云翼坦言,他觉得皇帝有点不善驭下之术。
「只是当下朝臣,都是倭患虏变之后,筛选出的忠君体国之辈,不必用而已。」朱翊钧朱批了这封小本,是不需要,不是他不会。
他在小本上写道:把那聪明伶俐之人的腿打断。
驭下之术,不是什麽难学的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