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太多的区别。
反覆上嘴脸,只能重拳出击,就能安稳二三十年。
万历元年平九丝的故事,到现在已经十九年了,当年事,已经被这些土司世酋忘记了。
只不过这一次,略微有些麻烦的地方在于川中汉兵都在东吁作战,川中空虚,要镇杀杨应龙,就需要好生谋划一番。
「陛下,臣请圣旨,修缮武侯祠。」曾省吾思虑了一番,把准备好的说辞,奏闻圣上。
修武侯祠,就是聚拢人心。
朝廷远在数千里之外,对武侯诸葛亮,在川中的凝聚力,多少有点低估,修缮武侯祠,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打仗的信号了。
诸葛亮在川蜀地位崇高,就是诸葛亮不成器的儿子诸葛瞻,也在合祀祠内。
诸葛瞻辜负了川中万民对他的期许,没有拦住邓艾灭蜀汉,但他死不旋踵,为国死难,以身殉国,还是赢得了川中万民的尊重。
「善。」朱翊钧想了想问道:「是否要出动京营?」
「臣以为暂且不用,北兵不善山野丛林之战。」曾省吾回答道,京营是北兵为主,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跑到西南钻山林,有点大材小用了,不如川中汉军。
哪怕川中空虚,一个杨应龙,万馀人的汉兵,就足够摧枯拉朽的把杨应龙碾死了。
「那就由大司徒督办此务,需要什麽,就跟着朕说,最重要的是赢,赢了之后再说其他。」朱翊钧对西南不太了解,他最远也就是去过浙江义乌,还是听曾省吾的比较好。
「谢陛下隆恩。」曾省吾再拜,俯首领命。
第一批给川中汉军换装的新式火器,已经运抵成都,有这批火器,完全能够把杨应龙引以为傲的海龙卫,夷为平地了。
曾省吾是兵部尚书,他深知大明新式火器的厉害,内铜外铁丶铸锻一体丶床削钻镗的新式火炮,一斤火药发挥的威能,是过去的三十六倍,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经过了长期度数旁通测算的结果。
就单单颗粒火药对火器的增幅威力,就有二十馀倍。
大明正在步入全火器时代,排队枪毙战术,正在快速从京营丶水师向边军推广。
时代,真的变了。
曾省吾归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发现陛下不懂驭下之术。
哪有下面臣子,还没请求,皇帝就做出了缺什麽就说话的承诺?这根本是把责任揽在自己头上,把功劳推给臣工。
曾省吾又觉得,这种开诚布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