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个活儿好干,也不好干,甚至是个萝卜坑,只有高启愚这种独臣才能干。
高启愚圣眷在身,他也根本不怕得罪人,反正陛下还年轻,他高启愚一定死在陛下前面,身后事,交给陛下就是。
大明朝堂里的独臣不算多,以前海瑞算一个,现在高启愚算一个,侯于赵算一个,王谦算半个。
「有道理。」朱翊钧认可了冯保的说辞。
「陛下。」冯保看了看月色,将一摞牌子放在了陛下面前,该翻牌子了。
朱翊钧的手在牌子上转了一圈,摇头说道:「朕有点乏了,算了。」
他看完了几本杂报,夜色已深,亥时三刻,万籁俱静的时刻,再翻牌子,嫔妃再从宫中来到御书房侍寝,就太晚了,折腾的所有人都不能休息,而且他五更天还要起来主持廷议,就懒得翻了。
即便是皇帝,他一天也只有十二个时辰,做了这些,就做不了那些。
强人政治,在复杂的矛盾冲和之后,往往会演变成对强人身体健康的考验,看谁活得久,看谁活得长,谁就能最终胜利,严嵩要不是太老了,徐阶也不是他的对手。
「臣遵旨。」冯保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宫里的妃嫔,对他这个大璫意见,本来就大,都觉得是他这个大璫,没有把时间安排好,才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
今天居然又是轮空,妃嫔们怕是又要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了,这些个妃嫔都是主子,冯保哪一个都得罪不起,而且骂的真的很难听。
天地良心,冯保真的已经极力去安排了,可陛下的时间就十二个时辰。
水旱不调,总是让人揪心,万历十九年的九月,是一个让人不安的月份。
本来中秋之后,就该天气转凉,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雨总是绵绵不断,但都是小雨。
万历十九年,整个九月,顺天府连降大雨,最多的一次,九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夜,暴雨滂沱,一天就下了足足五寸!
要知道万历十七年比较旱,顺天府一整年才下了五寸的雨,结果十八日这一天,就下了万历十七年一整年的雨。
西山煤局到西直门煤市口的驰道,都被淹了,不得已,西山煤局紧急启动了备用的广宁门煤市口,这本来是专门给皇帝内署惜薪司送煤的驰道,皇帝下旨民用,再加上匠人们背煤下山,这才保证了京师煤炭供应。
道路中断丶房屋坍塌丶百姓转移丶抢救财货丶守堤看坝丶城中内涝等等问题,让皇帝度过了一个异常忙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