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光病情恶化,走入了终末期,而是上次张居正拜访后,王国光的身体大幅好转,朱翊钧打算趁着他还清醒,再去见一见。
「陛下都长这麽高了。」王国光见到皇帝的时候,非常的迷茫,他印象里的皇帝,还是个不多高的小胖子,魁梧君上的模样和当年的小胖子,不断的重合在了一起。
朱翊钧坐到了王国光面前,笑着说道:「朕都快三十了。」
「好,好好。」王国光看着皇帝如此模样,倒是颇为欣慰,他越看越满意,如此这般英武的陛下,到了九泉之下,见到先帝丶世宗皇帝,他也可以交代了。
世宗皇帝丶先帝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了他们这些重臣,今日大明之景象,他们这些重臣问心无愧了。
「陛下,臣想了很久,戚帅定的迁徙陕甘绥百姓仍有不妥。」王国光挣扎着坐直了身子,让儿子拿来了一本奏疏,这些天,他口述,儿子代笔,一本奏疏已经写好了。
「陕甘绥太远了,不如从山西丶北直隶丶山东迁徙百姓,更加稳妥,这样一来,天变之下,陕甘绥的百姓也有地方可去。」王国光继续说道:「当年祖宗成法的迁民,是无奈之举,彼时十室九空,只能远迁,现在可以近迁。」
王国光一眼就看出了戚继光提出的迁民奏疏里的问题,陕甘绥迁徙充实辽东,即便是有驰道之利,依旧是太远了,不如迁徙山西丶北直隶和山东百姓充实辽东,这样留出人口冗馀,陕甘绥就可以近迁。
朱翊钧看完了王国光的奏疏,有些惊讶,王国光已经病了,甚至连他这个皇帝都认不出来了,但是整本奏疏依旧是有理有据,条理十分清晰。
王国光的想法很具体,重点是让河南丶河北两地的近迁,让这两个地方的人口数,能够下降到土地承受范围之内,主要目的防止民乱。
更加具体而言,就是河南。
「民乱如火,民如薪,釜底抽薪。」朱翊钧完全明白了王国光的想法。
天变影响最剧烈的就是陕甘绥地方,爆发民乱的可能性很大很大,但这些地方丁口较少,其实乱一阵,死一批人,就安稳了下来。
河南人口众多,如果爆发大规模民乱,河南就是关键的关键,河南人口下降到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河南不乱,民心不失,就能把民乱堵在潼关之内。
这看起来格外的残忍,腹地百姓是百姓,陕甘绥的百姓就不是了吗?
王国光讲的也很清楚,朝廷首要考虑国朝存续,这就是最后的兜底手段,实在无可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