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畏惧,朝臣们都知道匠人心里有怨气,对文成公身后事那般潦草,非常不满,甚至把崇古驰道的碑都推倒了,因此诞生了矛盾,矛盾激化成了冲突,才有了匠人下山。」
「朝廷所有人都认为,必须要化解其中的矛盾,才能解决,可这种事放在以前,只会派出京营镇压。」
「正统十三年,叶宗留和邓茂七的民乱,叶宗留是矿工,邓茂七是农户,二者带众百万,把福建搅得天翻地覆,今日再看,但凡当时福建官员能够做个人,也不至于闹到这般地步。」
当时的福建左布政使宋彰,过年要乡贤缙绅送他『冬牲』,乡贤缙绅们有模有样,要穷民苦力给他们送『冬牲』,这场波及五省丶百万之众的民乱就此拉开了序幕。
福建这种地方,兵家不争之地,多山少田,百姓困苦不堪,本来就难以维持生计,再加上额外的冬牲,把人往死路上逼,那自然要往死里闹。
黎牙实说大明人并不温顺,被逼上了死路就会反抗,而不是安心去死,像待宰的羔羊一样,只知道瑟瑟发抖。
当矛盾说这种基于分析矛盾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出现后,贱儒们的胡言乱语,就变得十分可笑了起来,不基于矛盾的分析,基本可以断定,都是诡辩。
「你说的有道理。」申时行对高启愚的看法,颇为认同,但可能不在其位,不在元辅的位置上,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许到了那个位置,才能彻底明白,张居正所有的思考。
申时行和高启愚的闲聊到此结束,但大明维新大势,仍在滚滚向前。
松江府丶上海县,世界贸易中心丶世界经济中心,这里是万历维新的最前沿,几乎所有的新问题丶新矛盾都在这里诞生丶演变。
而今天,松江巡抚李乐,前往了松江金泽园水师衙门,拜访了松江水师总兵丶首里侯陈璘。
「巡抚所言之事,我已经全部知晓,陛下已有圣命,二位尽管去做。」陈璘在李乐丶王谦等人说明了来访的目的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大胆去做,水师兜底。
陈璘不太喜欢跟文官打交道,这帮家伙,话从来不说完整,他想了想补充道:「陛下圣旨有言,京师天子脚下首善之地,锐卒不便擅动,松江府则无此禁忌。」
京营是没办法军管京师的,因为京师有皇帝天子,但松江府就百无禁忌了,大胆去做,实在不行就军管一段时间。
「如此甚好。」李乐听闻陈璘如此直白,便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