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庞大集体。
戚继光面色严肃的说道:「陛下,虽然大明士林对阶级论非常抵触,认为矛盾说,治国完全足够,但是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把阶级论拿出来用,要取代一个阶级,是要用另外的一个阶级代替。」
「如果从阶级论切入,臣发现,顺天府衙门的六房丶衙役,其实都是士绅阶级培养出来的打手丶家丁。」
「要取代士绅阶级在京师的特殊地位,不是京营锐卒,而是匠人。」
戚继光说完之后,立刻清晰了起来。
京营是跟皇权完全绑定在一起的,皇权因为京营的壮大而愈发强横,但同样,京营对皇权有着致命的威胁,这是一个对立且统一的矛盾体,所以京营不能军管京师。
但匠人可以,匠人个体或许弱小,但他们的集合体官厂,拥有莫大的威能,爆发出来的力量,连皇帝都要侧目,朝廷需要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从官厂生产,甚至是粮食。
水肥丶精绝盐的增产效果有目共睹。
匠人出身的六房书吏丶衙役,可以让顺天府丞少受来自下属方面的夹板气,解决部分问题。
匠人前段时间刚刚下山过,没人能够忽视官厂匠人的力量。
「戚帅此言甚是有道理,甚是有道理!」朱翊钧眼前一亮,坐直了身子,对着冯保说道:「快去文渊阁请先生来。」
朱翊钧让张居正把把关,有好用的人才,自然要多询问,制定政策时的每一分郑重,都会让政策更加顺利的执行。
张居正很快就来了,冯保把奏对的全过程说于张居正听。
张居正听到皇帝要军管京师,略显感慨,他对弟子很了解,顺天府百一这几个字,都快成了皇帝的心病了,所以做决策,才会显得有些急切。
其实以皇帝陛下对京营的控制力而言,紧急情况下这麽做,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张居正曾经设想过戚继光造反,大将军和皇帝火并的画面,那个画面简直没法看。
因为皇帝只要往城门口一站,就没有锐卒会对皇帝陛下动手。
陛下是一个从不克扣军饷丶喜欢找理由发赏银丶对军兵极好丶每天操阅军马丶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军属丶太子扶忠烈灵柩从天津州回京安葬的君王。
当然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京营锐卒,完全值得这份礼遇。
五代十国,谁的拳头大谁当皇帝的混乱时代,那个年代的军兵,都没有得到过如此的礼遇和尊重,那个时候的军兵,不过是争权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