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几个给事中丶御史,就不问问,为何如此?六房书吏干事丶衙役,八成都是城中势要豪右的门生故吏,杨俊民怎麽管?拿什麽管?」
「什麽狗屁的天朝上国!什麽狗屁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朱翊钧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把扯下了盖在堪舆图上的红绸布,看向了刺眼的顺天府『百一』的字样,越看越觉得刺眼。
「冯保!」朱翊钧盯着堪舆图看了半天,大声的说道。
「臣在。」
朱翊钧看着堪舆图说道:「宣戚帅来。」
「臣遵旨。」冯保再拜,他亲自去了大将军府请戚继光到通和宫来。
杨俊民不是罪魁祸首,否则就不是八件事,而是九件事了,杨俊民贪腐就会首当其冲,但杨俊民没有贪腐。
杨俊民回京这几年,真的是兢兢业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顺天府衙门从上到下,全都是贵人们的门生故吏,京师风气变成这样,八成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虫豸。
杨俊民还不是王希元,真的得罪不起这帮贵人,王希元是元辅帝师的门生,皇帝的同门师兄弟,还有前往云南巡按的功劳在,简在帝心。
杨俊民有他父亲的关系,可杨博当年是斗败致仕,再说人走茶凉,杨博走了好些年了,当年那些人脉关系,还有多少有用?晋党都已经彻底散夥了。
顺天府丞,这个活儿,是真的不好干,多头受气,有苦难言。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戚继光龙行虎步的走进了通和宫御书房,俯首拜道。
「朕不安,戚帅坐,朕与戚帅细细分说。」朱翊钧和戚继光仔细说了下顺天府的乱象。
朱翊钧诉苦之后,才面色凝重的说道:「这顺天府六房丶衙役不能被这些个豪强把控了,这些奏疏里,每一件事都是真的,但杨俊民不是祸首,朕就是把杨俊民砍了,京师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朕想法是让京营派出六房书吏和锐卒,接管顺天府六房。」
「陛下,万万不可。」戚继光听闻皇帝的想法,立刻说道:「此举恐怕引起朝野沸腾。」
沸腾的原因很简单,这就是皇帝在自掘坟墓。
司马懿兵变的全过程,告诉了所有人,宫变三要素,控制城门丶控制武库丶控制文渊阁。
控制城门就控制了人员的进出,控制了武库就解除了全京师武装,控制文渊阁就代表着皇帝政令走不出皇宫,解除了皇帝的行政权,即便是衣带诏血书也无用了。
戚继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