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违背吏律提供线索,并且汇总到各个工坊工盟大会上,交由大工匠。
大工匠负责和官厂总办交涉,最终要在半年一次的工盟大会解决问题。
并且每半年一次在六月丶十二月末举办的工盟大会,所有大会纪要,都会呈送御览。
如果不想把事情闹到陛下面前,那就在官厂内部消化,而这个消化过程,需要大工匠为代表的匠人满意,也要总办为代表的官厂官吏满意。
整体而言,工盟没有实体,但有大会,而且大工匠的评定极其严格,西山煤局近三万的匠人,只有十二名大工匠,每一位,都为官厂技术革新带来巨大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翊钧作为大明皇帝,出现在了官厂工盟大会时候,迎接了山呼海喝一样的欢呼声,万岁的喊声不绝于耳。
缇骑们好不容易才安抚下了匠人们的情绪,第一次工盟大会顺利召开。
朱翊钧在官厂停留了很久,和官厂总办王纪沟通了很久,王纪是山西芮城人,勉强算半个晋党,因为他没去全晋会馆投靠过王崇古,他和王国光有些关系。
他是万历二年进士,次年授官池州推官,巡按保定,后在万历九年到胜州厂,参与了胜州厂的营造。
这一呆就是九年时间,万历十八年回到京师,以工部五品营缮司郎中,任西山煤局官厂总办。
王纪对官厂管理经验非常丰富,皇帝询问,王纪对答如流,尤其是对于官厂法例的变革,他有自己的看法。
朱翊钧对王纪非常满意,再视察了一圈官厂,到水肥厂后,听取了大工匠魏友山对水肥制作工艺改良后,离开了西山煤局。
大明皇帝的车驾直接去了北大营操阅军马,回到通和宫时,天色已晚,朱翊钧拧亮了石灰喷灯,开始处理今日的奏疏,没有了奏疏不过夜的硬性规定,但皇帝还是习惯性的处理完了所有奏疏,才会安心。
「陛下,解刳院大医官送来了奏疏。」冯保将最后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面前,王国光昨日病情突然加重,大医官抢救之后,王国光已经有些认不清楚人了。
按照大医官的判断,王国光身体还算硬朗,还没有到终末期,就是开始有点糊涂了。
这是个很糟糕的消息,王国光作为万历维新的功臣之一,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朱翊钧看完了奏疏,下旨解刳院,要保证王国光的生活质量。
「陛下,有件喜事,皇后千岁洪福齐天,又有身孕了,李太后闻讯,恩赏了宫人。」冯保赶紧说了一件喜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