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至少目前大明做不到这一点,他换了个方向去思考,很快模模糊糊的找到了一些头绪。
而今天,他见到佩托之后,那隔着一层窗户纸的头绪,终于变得清晰起来。
高启愚开始奋笔疾书,次日,他将奏疏呈送到了陛下面前,因为不确信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高启愚没有在文华殿上廷议此疏,先让陛下看看,再让内阁看看,最后让户部看看,再进行廷议为宜。
通和宫御书房,朱翊钧看着面前的职官书屏,职官书屏是张居正在万历元年,为了小皇帝能够更快的了解大明人事,做的可视化人事关系图。
内阁丶五军都督府丶六部丶翰林院丶都察院丶太仆寺丶太常寺丶鸿胪寺等等衙门丶地方总督丶巡抚丶布政丶参政丶按察丶都司等等,都在这个职官书屏上。
职官书屏,根据人事关系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党派,涂上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眼下大明要职有一半左右都是张党掌控,这里面有一部分还画着一道金线,代表此人帝党身份。
可以说,这个职官书屏,就是朱翊钧快速掌控大明人事的神器,握着这麽一件神器,堪称天下尽在我手。
而现在,高启愚给皇帝弄了个不亚于职官书屏的神器出来。
「发动天下黎庶登记兵役。」朱翊钧看着面前的高启愚的奏疏愣了许久,困扰了他十八年的问题,突然有种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感觉。
大明兵制构成,京营和水师归朝廷直接掌管,九边卫所和各省都司卫所军兵,以及巡检司弓兵和衙役。
而登记兵役,代表着一种自愿承担更多责任,各省都司卫所军兵,承担了很多非戎事的责任。
比如浙江九营就会定期出巡,一次就是九个月,疏浚沟渠丶抢险救灾等事;
比如云贵川黔的汉兵营会定期剿匪丶平定土司,还要参加对东吁的战争等;
比如辽东军兵乾脆就是耕战一体,辽东的水泡子排起来非常困难,山东都司和北直隶都司都定期遣军卒前往等;
某种程度上,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兵役数量,代表着愿意响应朝廷号召的人数。
根据高启愚对各地方的汇总发现,云贵川黔土司丶四大总督府的徵召率百不足一,能达到1%的徵召率,那就过了安全线,低于这条线,就非常危险,要防止土司反叛;
而大明腹地的徵召率百不足四,就是大明实土郡县的腹地,徵召率应该在4%左右,有些地方高点比如山西丶北直隶丶山东的徵召率都能突破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