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云帆直挂沧溟阔,雁字难传宫阙深
这瞒天过海假就藩的大戏,其实不复杂。
朱翊鏐就藩,朱翊钧没有赋予他太多的使命,简单而言,朱翊鏐只要抵达金山国,哪怕还没到地方就后悔了,不下船,又回到了大明,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主要就是展示姿态,他本人去不去甚至都不重要,金山国要的是这杆王旗,大明要的是开拓。
只要潞王这杆王旗插在了金山城,一切目的就达成了,之前李太后一直阻拦,朱翊钧和朱翊鏐商量过瞒天过海假就藩的大戏。
朱翊鏐在潞王府花天酒地不出门丶替身前往金山国丶替身水土不服重病回朝丶潞王哭诉金山国是穷山恶水蛮荒之地丶皇帝在十王城给朱翊鏐起个大厝安置。
就是借个潞王的名字,一如草原上流传着真假难辨的小故事,真假不重要,主要是名分和大义。
讲故事,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办法,就像没人知道通和宫金库里到底有多少黄金一样,只要能够达到凝聚开海共识的目的,朱翊钧不介意瞒天过海。
潞王这杆王旗插在太平洋彼岸的土地上,这样国事不会耽误,朱翊鏐还能在大明继续享受生活。
这出瞒天过海的大戏,是皇帝想出来的。
论歪主意,朱翊鏐十个加起来,也不是皇帝的对手!
这主意一出,把朱翊鏐惊的目瞪口呆,到底谁才是混世魔王!
朱翊钧甚至连替身的人选都找好了,那就是骆思恭,但,朱翊鏐坚持要自己亲自去,他想要自由,而不是当头猪。
所以朱翊钧让朱翊鏐保命为主,朱翊鏐欣然应允,但他还想要努力拼搏一番,否则等于白来人间一趟。
「还有,出海之后,不要相信任何人。」朱翊钧低声说道:「唐三藏的父亲陈光蕊被取而代之,这虽然是编的,但你还是要小心些。」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想要对一个赴任的官员动手,那几乎不可能做到,至少在大明是这样的。
以容城县知县孙奇逢为例,金榜题名那一天开始,孙奇逢的周围,就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围着团团转,这里面最多的就是介绍债主。
给进士当债主这件事,好处不要太多,而进士又需要银子打点关系,往往就会心照不宣的合作起来。
孙奇逢在京师等了足足七年,才补到了容城县知县这个阙儿,他前前后后光是跑吏部衙门,就跑了四十多趟,最终才补上,在京生活不易,再加上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