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种一时自发的行为变成一种长期自觉的行为,这样一个过程。
\n
善的自发和善的自觉如何理解,可能就要谈到人和野兽的渊源。
\n
日常大家可以看到、知道,一些兽的善行,诸如:
\n
看护孩子远离危险的家猫
\n
帮助路人抵御罪犯的流浪狗
\n
打捞落水鸟的熊
\n
保护儿童的猩猩
\n
陪伴保护瘸腿同伴的野马
\n
为救孩子舍身饲兽的母兽等等。
\n
这些善念善行就是自发性的,有些也是临时起意,明天或者后天,再遇到类似情况,即便是同一个兽类个体,它未必会再生善念、重复昨天的善行义举。
\n
那么,哪一种善念善行源自一种自发行为,但最可能频繁出现、甚至被慢慢传承,然后被族群接受、默认、并最终通过一定的传承教育,被族群慢慢视为应该遵循的自觉行为呢?
\n
个人觉的是母爱。
\n
总体而言,这一界的生灵很多都是母亲抚育,有些更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即便当今人族仍然某些支脉有风俗遗存。
\n
母爱,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善,自然而生,属于自发行为。
\n
且不论这孩子将来孝与不孝,肖与不肖,这孩子只要未夭折,能长大自立,都倾注了母亲的善与爱。
\n
或许有些孩子身世坎坷、经历磨难,失去了母亲,但每当孩子遇到急难困苦,孩子仍坚信母亲如果还在,一定会疼惜怜悯,如果母亲在天有灵,一定会为孩子抹泪祈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