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年龄的大小,可以人为的分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特点,每个人生阶段有每个人生阶段的追求,人生正是将这些分割的追求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生的追求。
当我们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张开小嘴发出第一声哭喊的时候,我们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初始。那个时候我们也许还没有所谓的思想,只知道睁着眼睛打量着神奇、陌生的世界。那个时候最多的是来自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快快长大,健康与快乐是他们的最愿。我们也正是在他们这样的期望中慢慢长大,在他们心里由期望所衍生的模式里茁壮的成长。
等我们一步一步由爬到站,到走路,乃至第一声“妈妈”、“爸爸”的喊出,无形中包含了他们很多的心血与期望。那时的我们也有些了思想,最起码我们认识了父母与亲人,懂得了吃饭与玩耍,因此童年所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与美好,我们不去考虑太多,但也有了一点追求,那是最基本的: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的玩具,总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看到别人有了新衣服,也盼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穿上;每天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会跟着父母出去玩,拜访亲戚与朋友。那个时候可能和小伙伴在一起时,也会吹牛,说将来要当军人,威武的持枪站岗;要开汽车,走遍全国万水千山;要坐飞机与火箭,去看看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与玉兔;甚至要去学习武术,如同武侠剧中的侠客,能够飞檐走壁,武功超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些的思想,无非是自己看电视看多了,在无法辩白真假的情况时,幻想也就变得天马行空,但我觉得这不是幼稚,而是一种童心。社会,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说还很遥远,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去实现心中的想法。
童年也许很快会在我们这种虚幻的想法度过,该上学了,背起了书包,那股劲甭提有多神气了,因为当自己还处于童年的时候就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当自己有朝一日带上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时,那种兴奋劲是很难表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步入了少年时代。
我们的少年时代大多是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度过,因为那是我们对知识真正的认识与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段,每天伴随着朗朗书声,虽还没有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将自己置身于书山题海之中。此时也包含了两种追求,父母的追求与自身的追求。“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的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