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可耕种的土地,就会因为江水不足被废弃。
原本耕地的范围是长城以南可耕种,关陇之地便是富饶之地,一国核心所在。
而从宋朝开始,小冰期其实已经开始前奏。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适宜耕种的地区南移。
原本作为粮仓的关陇地区,变的只是可以耕种,而最适宜耕种的地区,则变为了江南。
一方面是对南部的开发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有了成效,另一方面也是气候因素,让重心南移成了必然。
而在西域和高原,也同样有直接的体现。
唐时温热,高原的气候也变的适宜耕种。
有了充足的粮食,才有了强大的吐蕃王朝。
吐蕃人善战,一直受限与高原生存资源紧张,不能得势。
一朝粮食充足起来,人口上来,其强大便不可阻挡。
若不是盛唐更为强大,能压吐蕃一头,历史都要被改写。
而西域同样如此。
有西域三十六国的说法,可其实根本不止三十六。
温热时期的气候条件,让西域有不少绿洲,而西域诸国也依靠着这些绿洲存活。
到了宋元之时,西域诸国便已经衰落,甚至不少消失在了沙漠中。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