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n
“明天还去县城送货吗?”周大生说道。
\n
他的意思是,周兴若不去,那就他去,钱到了他手里,必然先攒着,再不可能胡乱花出去了。
\n
周兴便把他和廖司机的约定,都告诉了父亲。
\n
“这样也行,路费成本更低了。”周大生赞同道。
\n
既然周兴拿定了主意,周大生便不打算多管。
\n
他在农业生产方面,或许是一把好手,对农业生产收入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路径依赖,但在做生意方面,却没有太多思绪,连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都比不过,这不免让他闷闷不乐。
\n
吃过饭后,父母亲便拿着箩筐、锄头等工具,前往棉花田里干活去了。
\n
半路上,周大生开导妻子道,“孩子们自己挣的钱,就让他们自己拿着好了,你多操这份心做什么?”
\n
陈六福道,“你以为我想?还不是因为咱们家,欠了将近一万元外债,想着早一点把这些钱还了,也好无债一身轻啊。”
\n
周大生道,“那是咱们做父母欠下的钱,理应我们来还,打孩子们的主意做什么?话说回来,即便这些鱼虾钱,不经过我们的手,但孩子们买了笔墨文具,买了书本,不用我们再往外掏,也替我们节省了不少,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n
陈六福道,“也是,先前是我想差了。以后周兴这里,不管能挣多少,我都不过问了。”
\n
“他也挣不到多少钱。现在九月份了,等再过两个月,小龙虾就要进入冬眠期了,他即便有二十张地笼网,也网不到几只小龙虾了。”周大生揣度道。
\n
周兴还不知道,他已经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自主权。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