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心怀怨愤,打算到巡抚衙门,总督衙门去请愿的考生们,在看到那张告示之后,一个个便都偃旗息鼓了,回去耐心等着放榜的那一天。
与此同时,这些考生们,以及全杭州府的老百姓们,也都知道了周文仁此人。
知道了杭州名儒季伯晓,因为十三年前的一场旧怨,十几年来一直在打压周文仁,阻挠他中举的事情。
他们也知道了,此次乡试之中,季伯晓的门生,淳安知县兰其修故技重施,将周文仁的考卷刷下去的事情。
故而,此时的杭州城,周文仁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时间风头无两。
很多人都言之凿凿的说,周文仁此次是必中的,甚至是高中头名解元,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周文仁这次若还是考不中举人,官府张贴的那张告示里,便不会专门提到他与季伯晓之间的陈年恩怨。
更有赌坊开出赌盘,赌周文仁能不能中举,能不能高中头名解元。
除此之外,每日里前来客栈,拜会周文仁的学子不知凡几。
更有一些待字闺中的女子,听说周文仁生得仪表堂堂,至今尚未娶亲,便央求了父母,给周文仁送来请帖,邀请他去家中一叙。
有些性情急躁的,亦或者为人奔放的,还有那些青楼女子,甚至堵在客栈门口,只是为了一睹周文仁的风采。
凡此种种,吓得周文仁躲在客栈之中,连门都不敢出。
好在有贾环资助的那几张银票,周文仁躲在客栈里,倒也不愁吃喝,耐心等着放榜那天便是了五日之后,也即是十月初三,终于到了秋闱放榜的日子。
只因秋闱是八月初六开始,八月末放榜,此时正是桂花飘香时节,故而秋闱放榜,又被称为桂榜,或者是蕊榜。
而此次秋闱延后了一个月,是九月初六才开始的,而阅卷之时,又发生了科举舞弊窝案,自然又耽误了一些时日。
故而此次秋闱放榜,虽然还是沿用惯例,继续称之为桂榜,但桂花早已经谢了。
有一说一,这桂榜多少是有些名不副实的,但并不影响那些考生,以及杭州府上上下下的热情。
放榜这一日,贡院门前挤满了前来看榜的秀才,以及看热闹的百姓。
而在沿街阁楼之上,更有无数佳丽躲在窗户之后,一个个用团扇遮住了面部,彼此说说笑笑,
低头探望着贡院门前的那些秀才们。
这些女子纷纷低声讨论着,哪一个秀才身形高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