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丫鬟仆妇们簇拥着胡玉娘,出了垂花拱门,来至二门之内,一人上了一顶软轿。
接着又过来几名健壮仆役,抬起软轿来至大门外,贾宝玉和胡玉娘下了软轿,登上一辆马车,便出了北门,径直往郊外的水月庵而去。
这水月庵,又名馒头庵,只因庙里馒头做得极好,故而有了馒头庵这个浑号。
又因这水月庵,与贾氏家庙铁槛寺离得极近,宁荣两府但有丧事,停灵在铁槛寺之时,两府之中的主子们,常将水月庵作为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
故而水月庵中的姑子们,与宁荣两府之人,历来都是极为熟稔的。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贾宝玉一行人便到了水月庵。
老姑子静虚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像天上掉下个活龙来一般,忙带着徒弟智善,
智能出来迎接。
彼此见礼之后,静虚知道宝玉是来看他娘的,故而不敢怠慢,连忙在前引领,领着贾宝玉和胡玉娘,来至一座禅堂之外。
贾宝玉携了胡玉娘的手,迈步踏入禅堂,只见一位头戴僧帽,身穿僧袍的中年尼姑,
正跪坐在水月观音坐像前,默默念经不迭。
贾宝玉细瞧其眉眼,不是他娘又是谁?
一时间,贾宝玉想起他娘被贬为姨娘时的酸楚,又想起他娘被勒令出家之时的绝望。
接着,贾宝玉又想起他被处以宫刑的屈辱和痛楚种种情绪叠加在一起,贾宝玉不由得悲从心起,『扑通」一声跪倒在他娘面前,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太太...
中年姑子缓缓睁开双眼,扭过头看着贾宝玉,那双黯淡无光的眼睛,瞬间便有了几抹亮色。
她叹息一声,脱下自己头上的僧帽。
让宝玉看她那没有一丝头发,光溜溜的脑袋,还有脑袋上用香烛烫的几个戒疤。
随后,她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
「贫尼智性,乃是出家之人,与荣国府再无瓜葛,不再是你们家的太太,也不再是你们家的姨娘,太太这个称呼,往后莫要再提起了。」
说着,智性双手合十,又连称了好几声阿弥陀佛。
随后,她这才走过来,一把抱住贾宝玉,双目含泪道。
「贫尼虽是出家之人,但你始终是我儿子,往后便像普通百姓人家一样,你还是叫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