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国际团队很快响应。林澜不仅批准了纪录片拍摄,还协调总部派出一支小型摄制组,同时邀请三位国际异能研究专家来实地考察。
\n
考察日当天,社区中心热闹得像过节。居民们穿着整齐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迎接专家们的到来。专家们戴着耳机,一边听讲解一边翻资料,眼睛里透露出专注和好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听完张婉介绍“音乐疗法与家庭情感共振”的案例,突然摘下眼镜,揉了揉眼角,他的眼神里满是感慨。
\n
“我在瑞士做了三十年数据模型。”他声音低沉,仿佛陷入了回忆,“可从没人告诉我,一首老歌能让一对吵架三十年的夫妻,重新牵手散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是人心的力量。”
\n
另一位专家盯着居民手绘的“情绪日记”,上面画着笑脸、乌云、还有跳舞的小人,那些简单而生动的图画仿佛在诉说着居民们的喜怒哀乐。他忍不住问:“这些真的能作为研究依据?感觉太随意了。”
\n
“当然。”小灵指着一页画着月亮和饺子的日记,眼神里充满了敬意,“这是张奶奶的。她说那天全家团圆,她贴着贴片听《月亮代表我的心》,心跳特别稳。她说,‘心定了,异能就不乱飘’。这就是我们项目最真实的效果,这些情绪日记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
\n
专家们沉默良久,最后那位老教授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技术可以复制,但人心不可建模。”他的字迹工整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n
消息传开后,质疑声也来了。某国际论坛上,一位知名异能学者发文质疑:“这种‘温情路线’只是短期心理安慰,缺乏长期可复制性,不应作为主流研究方向。我们做科研,需要的是严谨的数据和可推广的方法。”
\n
陈风看了文章,转手就发到协调会群聊:“有人觉得咱们是过家家,觉得我们的方法不够科学。”
\n
阿飞秒回:“那咱们就玩个大的,用事实说话,让那些质疑的人闭嘴。”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