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都往市场上出了不少换装后用不到的毛瑟弹,五六十年代东方某大国全面采用苏系口径,也出了不少79步枪弹。
\n
但是我都玩古董了,讲究的就是一个原汁原味,当然得用二战时生产的毛瑟弹了。
\n
这玩意儿打到今天都没有用完,真不知道三德子当年生产了多少子弹。
\n
老卡尔也没有多搞,两个1500发装的大木箱,每个里面有5个能提起来的大纸盒,每盒装了300发机枪、步枪通用的s.s.重尖弹。
\n
三千发机枪弹,一千六百发手枪弹,十几斤肉,两个10l不锈钢鲜啤桶,够六个男人爽上一下午了。
\n
当然了,还有靶场对面已经摆放好的大瓶可乐可乐,迎接万圣节的大南瓜,几辆停放了几十年的僵尸车。
\n
“可惜没有坦克当靶子,我喜欢子弹打在钢板上叮铃哐啷的声响。”
\n
老卡尔一边用装弹机给空弹链压子弹,一边遗憾的说道。
\n
他身旁的埃尔温则给mp-40的弹匣压手枪弹。
\n
“压满32发太难了,还是24发简单些。”
\n
“弹鼓才难装呢,听说mg-34的马鞍型弹鼓没办法手动装填,只能用专门的装弹器。”
\n
“哦?这次去比利时淘几个回来,说不定我还能发现一挺mg-34。”
\n
夏彧此时也加入了对话,他就喜欢弹鼓。
\n
“雨果,你又有线索了?”
\n
老卡尔来了兴趣。
\n
先前在他眼中夏彧修车是文学界的损失,现在看来应该是考古界。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