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陈阳轻轻将瓷瓶拿在手里看着,全器设色绚丽华美,与莹润白皙之胎釉相得益彰,视之毫无俗艳之感,艺术品味之高不在乾隆御瓷隽品之下,当属道光官窑之翘楚。
\n
陈阳轻轻拂去了瓶身上的灰尘,瓶身釉面光滑,瓶子底部署“慎德堂制”四字矾红楷书款,书法水平甚高,以侧锋书写,笔道稳健而锋芒凌厉,款字结构跌宕多姿,富有变化,可见运笔之人熟知用笔之妙,符合古人所言“正以取劲,侧以取妍”之道,为有清一代堂名款瓷器之少见者。
\n
据清档记载,慎德堂,为圆明园九州岛岛清晏内的一组建筑。道光十年,道光皇帝择九洲清晏西部之清晖阁旁边,原鱼池之地添建了五间三卷大寝宫,曰:慎德堂,次年落成之后,道光皇帝常年在此园居。
\n
清宫旧藏《喜溢秋庭》画轴上,曾详细描绘过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画卷左上角钤“慎德堂宝”印一枚。陈阳想象着如果能找到那幅画轴,或许就能看到这只瓶子在画中的身影,那将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发现!
\n
旻宁曾专门写一篇《御制慎德堂记》文中,反复强调了修建慎德堂的目地,是为“崇俭去奢,慎修思永。”
\n
道光十二年始,道光皇帝对慎德堂营建不遗余力,心中默念着慎修思永的祖训,每每想到这座寝宫,将承载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生活品味,内心便涌起一阵深深的使命感。
\n
每年三度御贡瓷器当中,就有两批被送往慎德堂安放使用,皇帝深知这些精美器物不仅是装饰,更是彰显皇权威严与个人修养的重要载体,心中对每一件瓷器的去向,都有着明确的考量。
\n
后人对照档案记载与传世实物发现,慎德堂款器皿主要出自这些御贡瓷器当中,这让后世研究者不禁感叹,皇帝对此处居所的特殊偏爱。
\n
道光一朝御窑厂的烧造制度如前,然而皇帝心中清楚,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必须对瓷器的品质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这种分类制度体现着清朝严密的等级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