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咱农民的。”
“可不是嘛。”二癩子啃著红薯,含糊不清地说,“县城里那些人,前阵子还笑话咱回村种地,现在倒好,托人来问咱村有没有粮,想拿手錶、自行车换呢。”
赵威皱了皱眉:“手錶自行车换粮?他们也真捨得。”
“捨不得也没办法。”林师傅嘆道,“听说有的人家,已经开始挖野菜根了。咱这趟回来,路上见著不少逃荒的,往南边去,说是那边雨水多,或许有收成。”
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沉了些。
云秀摸了摸肚子,心里更庆幸赵威当初坚持种水稻、修水渠,不然榆树囤怕是也难逃这光景。
赵威拍了拍桌子:“別愁。来了就安心住下,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稻田,跟著村民们学割稻子。”
“至於老五,就帮著做点后勤,等到了开始割稻子的时候,还得靠你才能过得了这一关呢!”
林师傅眼睛一亮,铜勺子在手里转了个圈:“这话我爱听!只要有食材,我能做出十八样样来!蒸的煮的炒的,保证让大傢伙儿吃了还想吃!”
二癩子他们也来了劲,七嘴八舌地说:“我们会修农具!村里的收割工具要是坏了,我们包了!”
“我会记帐,收粮的时候能帮忙算帐!”
……
看著他们又恢復了精气神,赵威笑了:“这就对了。咱不靠县城,不靠谁,自己动手,照样能过好日子。”
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屋里,落在林师傅的铜勺子上,泛著暖光。
灶房里飘来蘑菇汤的香味,混著红薯的甜,还有稻田里吹进来的稻香,竟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