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有识字的人还掏出炭笔在烟盒上记著,生怕漏了哪个步骤。
黄毛在一旁帮著分发菌种,时不时插句嘴:“记住了啊,这菌包得用稻草盖著,跟伺候小娃娃似的,细心点才能长得多!”
有个李家坳的汉子举著手喊:“赵社长,这蘑菇收了能换粮食不?俺家娃想吃白米饭想疯了!”
赵威笑了:“等你们种出蘑菇,咱村组织个集市,用蘑菇换稻子、换玉米都行,公平交易。”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欢呼声差点掀翻了晒穀场的茅草棚。
谁也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蘑菇,竟能成了连接各村的纽带。
可热闹归热闹,护粮的弦丝毫没松。
民兵们带著猎狗在稻田周围巡逻,镰刀別在腰上,眼睛瞪得溜圆。
有天夜里,真逮著个想偷割稻穗的外村人,被柱子他们扭送到公社,罚了三天苦力,这事传开后,再没人敢打歪主意。
而这个时候,云秀的肚子越来越大,三胞胎让她有些吃力,为了好生產,被林清和逼著,每天傍晚都要拉著赵威去田埂上走一圈。
风吹过稻浪,沙沙的声音像在唱歌,她摸著肚子笑:“咱孩子明年这个时候,应该能看到新的稻穗了吧!”
“咱们到时候,应该种不了了吧!唉……这或许会是咱们村唯一的一次水稻种植了。”
要知道,寻常时候,十月分的窝棚囤就已经开始降温了。
这玩意儿只有气温好的地方才能长得出来。
村子里面的人会种小麦,玉米,高粱,就是不会种水稻。
这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农耕经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