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根源在于泥沙淤积。若想根治,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泥沙入河;二是在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n
他详细讲解了自己的计划,包括如何组织民夫、如何调配物资、如何分段施工。李新宇越听越兴奋:“好!就依你所言,朕命你为都水监,全权负责黄河治理!所需人力、物力,朕无不允!”
\n
张嘉贞领命后,立刻奔赴黄河沿岸。他亲自勘察地形,制定方案,还发明了一种“柳石枕”,用来加固堤坝。这种用柳枝和石块编织而成的枕状物,既轻便又耐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n
然而,治水工程并非一帆风顺。施工到一半时,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户部尚书上奏:“陛下,治水已耗费银钱百万,国库空虚,实在难以继续……”
\n
李新宇果断下令:“停建一切皇家宫殿,裁减宫中用度,将节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入治水!”他还亲自到洛阳、长安等地,号召富商大户捐款。
\n
在李新宇的支持下,张嘉贞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黄河治理工程。新修的堤坝坚固无比,疏浚后的河道畅通无阻,黄河沿岸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水患之苦。
\n
为了感谢李新宇和张嘉贞,百姓们自发修建了许多生祠。在郑州,有一座生祠内,百姓们将李新宇和张嘉贞的画像挂在一起,尊他们为“黄河守护神”。
\n
消息传到长安,李新宇感慨万千:“朕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看到他们安居乐业,朕便心满意足了。”
\n
而此时的魏征阳,彻底被李新宇的治国方略所折服。他再次上书,请求辞去御史大夫之职:“陛下,老臣年迈,且见识短浅,已不堪大用。如今朝堂人才济济,老臣愿致仕还乡,给年轻人让路。”
\n
李新宇却没有批准:“卿乃三朝老臣,德高望重。朕需要你继续留在朝堂,匡正朕的过失。至于进贤任能,朕自有主张。”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