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康拂毗延为市舶使。康拂毗延是波斯人,在张掖经商多年,为人公正,深受各族商人信任。
\n
在康拂毗延的协助下,市舶司很快步入正轨。他们制定了公平的商税税率,对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征收百分之十的税,对香料、珠宝等奢侈品征收百分之十五的税。同时,驿兵开始清剿沿途盗匪,短短半年,丝绸之路的治安便大为改观。
\n
波斯商人阿罗憾带着一支驼队来到长安,看到沿途的驿站和巡逻的驿兵,不禁感叹:“大唐皇帝真是英明!以前我们走这条路,要时刻提防盗匪,现在终于可以安心赶路了。”
\n
他在长安西市卖掉带来的香料,又采购了一批瓷器和丝绸,打算运回波斯。在市舶司办理手续时,他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凡在大唐境内经商满三年者,可申请定居,享受与唐人同等的待遇。”
\n
阿罗憾心中一动,找到市舶使:“我想定居长安,可以吗?”
\n
市舶使笑道:“当然可以。只要你遵守大唐律法,缴纳赋税,便可在长安安家落户。”
\n
阿罗憾当即决定定居长安。他在西市附近买了一处宅院,娶了一位汉族女子为妻,还开了一家波斯餐馆,生意十分红火。
\n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长安。有天竺的僧人,在慈恩寺翻译佛经;有日本的留学生,在国子监学习儒家经典;还有大食的商人,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历法。
\n
李新宇对这些外国人一视同仁,只要有才能,便予以重用。天竺僧人玄奘精通梵文,他便让玄奘主持译经馆;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熟悉典章制度,他便任命吉备真备为秘书监,协助整理皇家典籍。
\n
有大臣进谏:“陛下,重用外族人,恐生祸患。”
\n
李新宇却道:“朕以诚信待之,何患之有?当年太宗皇帝重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不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吗?”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