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在吐蕃的高压统治下,西凉百姓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李墨昶表面顺从吐蕃,暗中组织义兵。一日,他收到一封密信,竟是王玄策所写。原来,王玄策因直言进谏被贬,如今在陇右招兵买马,准备抗击吐蕃。信中写道:“墨昶兄,大唐虽乱,但血性未灭。若西凉愿反戈一击,我等里应外合,或可扭转局势。”
\n
李墨昶握着信,泪水夺眶而出。他终于明白,投靠吐蕃从不是保全西凉的良策,唯有奋起反抗,才能夺回西凉的尊严。他立即召集心腹,制定起义计划。然而,就在起义前夕,吐蕃人察觉了异动,大军将凉州城团团围住。
\n
城破之时,李墨昶手持虎符,站在王府的断壁残垣中。吐蕃大将举着弯刀步步逼近:“叛国者,当诛!”李墨昶大笑:“我背叛的从来不是西凉!”说罢,他将虎符奋力向天空抛去,虎符在夕阳下划出一道金色的弧线,随后重重摔在地上,裂成碎片。与此同时,远处传来喊杀声——王玄策率领的唐军及时赶到。
\n
混战中,李墨昶身中数箭,却仍挥舞着长剑拼杀。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父亲李重冒,看到了长安的繁华,看到了西凉百姓的笑脸。最终,他倒在血泊中,手中还紧握着虎符的残片。
\n
这场战乱过后,西凉元气大伤。但李墨昶的故事却在百姓中流传开来。有人骂他是叛徒,有人赞他是英雄。而在敦煌的壁画中,一位身着胡服的将军,手持半块虎符,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动荡年代里,西凉人不屈的抗争与无奈的抉择。
\n
多年后,大唐平定内乱,重新收复河西。当新的节度使来到西凉时,百姓们将李墨昶的故事讲给他听。节度使望着残破的城墙,长叹一声:“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又有谁能真正分清,何为忠,何为奸?”\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