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我大宋要是也有电报的话,也就不会有诗圣所写的家书抵万金了吧?我在岭南也就可以天天给弟弟写信让他捞我一把。”
\n
“甚至我还可以天天给陛下写信,吹吹‘枕边风’,让陛下回心转意。”
\n
只是苏轼没有想到一点,要是大宋有电报了的话,朝中下达的贬谪文书也可以当日抵达了。
\n
【战场的信息也能第一时间被后方的公众知晓,从这一刻开始,战争的意义彻底改变了。】
\n
【弹幕:现代意义的舆论战就要登场了】
\n
“舆论战?”
\n
“这个概念倒是有些新鲜,通过制造舆论,而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吗?”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开口说道。
\n
大唐军神李靖思索片刻,开口道:“陛下,昔日长平之战,赵国临阵换掉廉颇改用赵括,这应该就属于一种舆论战了。
\n
“通过舆论,让赵王相信廉颇畏战,鼓吹赵括神勇,进而达成秦国之目的。”
\n
“药师说得好啊!这或许就是孙子所说的,上兵伐谋吧。”李世民拍手称赞道,“这北方消息传递如此迅速,如果南军能够派人在北方不断传递假消息,制造各种北军战败的谣言,甚至是否定北军出兵的正当性,或许能够起到奇效啊。”
\n
(李靖字药师)
\n
【它不再是少数“大人物”能一手决定的,这是一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n
【它的开启和结束,都需要很强的社会共识。】
\n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确实啊,当参战双方的所有人都对战争的局势有了了解,那每一个人就都能对战争做出反应,而他们的反应,也能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