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到最后,你们和科大基本上是前后脚同时搞出了成果,你还比老晏提前一天把成果交上去了,导致组织上把后续的研究任务什么的全都交给你了!”
“气的老晏打电话,冲我嚷了半个小时,说我拉偏架!”
“还有上一次.”
“.”
几位老者你一言,我一语。
悉数着谢国良这些年来,为了与科大竞争,而拉着他们这群老友下水,甚至是“打黑工”的“无耻”行径!
由于炎国的教育以及科技实力,曾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缘故。
像谢国良,苗院士这种如今在各自领域,能够“独挑大梁”的领军型人才,年轻时都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
乃至于和赵卫红私交甚笃,并且同样是农民家庭出身的魏副首长,也不例外。
在他们年轻时,“出国留学”这四个字,远不像现在这般声名狼藉。
而是想要掌握知识,报效祖国的必经之路。
至于完全在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并不是没有。
可不但数量少的可怜,并且各个都堪称炎国的“定海神针”,日常享受的安保级别比魏副首长还要高。
相应的,这类人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范围,就不是那么“自由”了,每天的安排基本上得提前半个月确定,并且行踪隐秘,极少会抛头露面。
哪怕是晏文渊,谢国良这种同样为炎国奉献一生的人物,想要见上这类人才一面都是难上加难,得提前预约报告不说,最终能不能见面,不光要看对方的个人意愿,还要由组织上评估是否合适,繁琐的不得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