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怀里,手指着路边一个摆摊卖廉价小物件的老大爷,嬉笑着把“练摊儿”说成了“下海”。
这就是1996年的燕京。
张云起第一次走进的90年代的燕京。
对于这座世纪名城,他从首都国际机场落地,乘车穿过小半个城区之后,忽然就有了一种感觉,这时候的燕京就像是一颗受潮的炮仗,在市场经济与体制裂变的夹缝里闷燃。
一到燕京,入住酒店之后,王贵兵就代表张云起对接工业信息的人员去了,胡志标则和王小凯带着运营中心的人员去筹备爱华电子的新品营销活动。
张云起的思路胡志标已经清楚了,营销上要紧扣“超级纠错”功能,渠道上要拿下首都大大小小的商场。所以除了地推、大型展销会和央视广告,胡志标想出来的营销策略就是地方电视台广告+商场捆绑销售,在华北等区域电视台密集投放广告,与地方商场签订“销量对赌协议”,承诺超额完成销量则返点加倍,刺激渠道的积极性。
前世的爱多在胡志标的操刀下,市场营销大获成功,这方面张云起并不当心,但胡志标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鲜明,就是容易过度营销而忽视企业基本功,供应链和现金流管理极差,导致前世的爱多电子缺乏产品和技术的护城河,尤其是他的价格战,低价策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最后却因为过度扩张和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胡志标也因此锒铛入狱。
张云起可不想被胡志标送进监狱。
所以他将整个爱华电子分切成了几个大板块,渠道交给余林负责、技术研发由刘明挂帅、产品生产则是柳东盛操盘,只让胡志标在市场运作板块打转转,这也算是最大程度去风险化和人尽其才了。
当然,这些过于具体的事儿张云起也不想参与,就算搁在卷天卷地的996时代,过劳死的都是打工人,他这个当老板的要在市场环境如此轻松的90年代都累死了,那是要被资本家们视做行业耻辱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