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主粮之上,类还是可能需要对外采购,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你的意思是扩大我们在马来西亚的甘蔗农场?”杨文东反问道。
早年他就与郭贺年合作在马来西亚囤积了大量原始土地,然后逐步的开发成甘蔗农场;
这里面最大的进度阻碍不是在于资金或者本地政策等等,而是订单,没有足够的订单,那盲目扩张就是自寻死路;
不过全球对于类的需求量还是逐步走高的,只是生产方也多,如果能够获得内地的稳定订单,那绝对是可以大幅度扩大生产基地。
郭贺年点头道:“对,按照与我对接之人的消息,未来内地的核心任务是提升经济与百姓的生活质量,那对类的需求必然非常高,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黄金机会了。”
“好,这没问题。”杨文东也立刻答应下来:“需要建多大基地,投资多少,你算过了没?”
在前世,他也没特别关注过改开前后对于进口类的需求,但这东西基本上是必需品,加上国内农业不发达,那需求量必须越来越高。
“哈哈,杨生同意就好。”郭贺年道:“投资方面我还没有算好,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给内地平价买到这30万吨,后面才好谈长期供应的合作,对吧?”
“也是,虽然不是必须,但这一次要是替国内办成这件事,以后我们价格跟其他人差不多,那才能够拿到内地的订单。”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内地虽然人均经济不强,但毕竟是大国,一些需求的采购力度对于一般公司来说还是很大的,真要是消息放出去,一年几十万吨类的需求,全球大量类贸易公司必然争抢,甚至国家层面都可能出马。
而这一次紧急需求,如果郭贺年能够解决问题,那以后自然也就有了一定优先权了,这对他们也是好事,毕竟长期的生意才是最重要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