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做的,已经是占师弟的便宜了,说是我自己做的,师兄我成什么人了?”
康元帝很欣慰,对于小胖子韩王每次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屁颠屁颠的来献给自己与皇后,这份赤子孝心,真的很受用。
皇上脸上还是装出嫌弃的样子,道:“哼,小六子,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只知道做这些吃喝的事。”
首辅唐慎微道:“皇上,韩王殿下纯孝,更是难得,孝如春阳,暖透宫阙,诚如圭璧,光耀纲常,如今献此面食,是孝亲之表露。”
形容皇子的孝心如同春阳一般,无私且温暖,照耀宫阙,渗透到每个角落。
他的诚心如同圭壁一样洁白无瑕,彰显伦理道德的光辉,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李青秋也点头称赞。
吃人家的嘴软,其他大臣也纷纷夸赞韩王殿下。
康元帝心中欢喜,脸上却不显,摆摆手道:“你们莫要纵容他,一日没个正型,不闯祸,朕就满意了。”
小胖子韩王听到这话,脸上委屈的道:“父皇,儿臣虽没皇兄他们能干,如今办差也尽心在做了,很久没闯祸了。”
臣子们又一阵夸奖。
…………
贾环四人用完了晚饭,收拾好桌子,摆上热茶。
随扈大军中,热茶是官员们才有的待遇。
几人闲聊中,林景行忽然问陈耀祖一句道:“陈大人,为何你中了探花,没休假,回福建?留在京城,如此快到翰林院上任了?”
陈耀祖道:“林大人,你为何不问贾大人?他也没休沐?中了状元之后,三日便来翰林院报到了?”
陈林私底下与贾环会互相称呼对方的字,在衙门或者随扈,都是严谨的称呼大人。
庄水儿笑插话道:“陈大人,这不用问,我是知道了,贾大人是皇上钦点的,负责开海通商计划的主笔。朝廷国库如今缺银子,急着要开海通商,让他快些回来主持这事。”
林景行道:“庄大人说得正是,今科的进士们,不论在京城的,亦或者外地的进士,谁不想衣锦还乡。新进士们如今可都没人回来,一甲的榜眼,也都还在老家,只有贾大人与陈大人你们俩,是例外的。”
陈耀祖有些不好意思,诚实的道:“我本来也想回福建的,可是我三哥说,这次是一个好机会,很难得,能跟贾大人一起做这事,以后或许就没有了,让我才在报假的时候,说不用休沐了,直接来翰林院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