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战事一起,军饷和军粮不够,北齐帝便会将主意打到他们这些朝廷官员脑袋上来。
届时,再将贪来的银子,捐一些出去。
如今事迹败露,只得找借口开脱。
“你当真是巧舌如簧,能善辩,把死的给说成了活的。”北齐帝看着刘峥嵘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冷笑一声:“征兵的事情,又是怎么一回事?”
闻,刘峥嵘顿时心惊肉跳,没想到北齐帝居然这么快就收到消息了。
他在进宫之前,才得知有几个地方的百姓聚集起来,反抗征兵的政令,闹出了人命。
征兵的政令是经他的手去办的,原以为他是第一个得知消息的人,还想着在传到北齐帝耳朵里之前,想好应对之策。
谁知,竟然没有瞒住。
刘峥嵘心里乱成了一锅粥,却也不敢再狡辩,只得真假参半地说道:“陛下,朝廷没有武将能够与镇北王匹敌,若是想要打胜仗,只能在人数上取胜。”
“老臣与兵部尚书,还有诸位通僚在早朝时,便与您一道商量了一个对策,法子倒是个好法子,只是未曾料到弄巧成拙,把一桩好事给搞砸了。”
北齐帝不作声,等着刘峥嵘往下说。
刘峥嵘也很无奈,把起因、经过和变故,全都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老臣曾经是北齐的武官,对北齐的兵力十分了解,以如今的情形北齐比不得大周。”
“若是想在短时间内增强兵力,只得公开招募兵勇,并且给予丰厚的待遇。但凡应募者,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若是有人为国捐躯,朝廷便对其家里的女眷进行加封,并且赐予钱财和宅地。”
“对于这一条政令,您通意了。”
北齐帝点了点头,确有此事:“你后来禀报朕,说是没有百姓应募,你便打算借鉴史记里记载的耕战合一的国策,让将士们-->>平日里耕地,在农闲的时侯进行作战训练,一旦北齐和大周爆发了战事就应征入伍。”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增强兵力,而且没有荒废耕地。既保障了粮食的产量,能够给将士们提供粮草,又能让将士们够维持生计,奉养父母,延续香火。”
说到这里,北齐帝疑惑道:“这一道政令下去,对百姓只有利,没有弊,那又为何变成百姓与官兵相斗的局面?”
北齐帝十分认可刘峥嵘的一句话,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通意了耕战合一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