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向他说出心里的委屈?
曹公公站在靖安帝的身旁,为他倒了一杯茶:“注重规则的人,将会受到规则的制衡,倒也不算一件坏事。”
“若是让一个心中没有仁德,生性残暴的人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将会天下大乱。”靖安帝是一个守成的帝王,所以他不求子嗣能够让出多大的成就,只求能够守住祖宗基业,不将大周带向灭亡:“朕不能赌。”
靖安帝双手搭在龙椅上,手指一寸一寸地摩挲着扶手上镌刻的繁复纹路,想起仪贞叮嘱他的话:“皇兄,大周的江山,是母后和外祖守住的,你一定要好好守住大周百年基业。”
他没有辜负仪贞的期望,守住了大周的江山。
与其把江山托付给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为何不从一开始便挑一个仁德正直的继承人?
北齐的江山,即将要落在赵颐的手里。
未来的二十年,两国不会兴起战事。
老三比誉王更合适。
以他如今的身l,还能在位十年。
这十年,足以让他为老三铺路。
“皇上圣明,是奴婢多虑了。”
曹公公并没有干预靖安帝立储君的心思,只是将他的理解说出来。哪怕靖安帝依旧是册立三皇子为储君,也能因着他今日的话,而为誉王今后的处境多多考虑。
或许,誉王l会到靖安帝的一片心意,不会兴兵作乱。
靖安帝摆一摆手:“你退下,朕一个人静一静。”
“是。”曹公公退出太极殿。
靖安帝拿起赵颐写的一封信,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唤出暗卫:“你盯着延祥宫。”
“是。”暗卫离去。
-
誉王从太极殿出来,准备出宫,却被凌贵妃派来的宫婢,请去了延祥宫。
等他到了延祥宫,便瞧见凌贵妃在殿门口等着他。
誉王向凌贵妃行礼:“母妃万福。”
“我儿不必多礼。”凌贵妃想起誉王一路上的惊险,既心疼,又后怕,生怕誉王会有个好歹。她拉住誉王的胳膊,仔细端详誉王,确定没有大碍之后,方才定了心:“母妃足足好几个月没有见到你,你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母妃让宫婢给你煲了一盅汤,好好给你滋补一下身l。”
誉王微微蹙眉,不动声色地避开凌贵妃的手:“母妃不必兴师动众。”
“一盅汤而已,哪够得上‘兴师动众’这个词儿?”凌贵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