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伟绩。
这架势把爱冲浪的网民都给搞懵圈了——
“卧槽?发生了什么?我这一份报纸上怎么两个记者一个反对周易一个支持周易?”
“我也是。”
“我家门口报刊亭,5份报纸骂周易歌曲烂俗的,3份夸周易不愧是乐坛领袖的。”
“我这是夸周易的7份,骂周易的4份。”
“我这夸骂28开。”
“我这骂夸73开。”
“……”
2005年开年第一大奇景,在一场春晚过后就这么呈现在了全国观众、全国网民的眼前——诸如《每日新报》等地区性大报纸甚至还会出现堪称左右脑互搏的奇葩场面——
骂春晚、骂周易与夸春晚、夸周易的并存。
这可太稀奇了。
稀奇到钱江都开始紧张了起来——
“阿易,我怎么感觉不太对劲……”
大年初一,直接没回香港的钱江敲响了周易的家门,在后者那睡眼惺忪的状态下,脸色凝重的将情况和盘托出。
“多大点事,不就是左右互搏吗。”
揉着双眼的周易打了声哈欠,摆摆手示意钱江不必在意这些:“我出道以来的黑料就摆在这里,早就被扒干净了,翻腾不起来什么风浪的。只要我的立身之本不倒塌,他们就永远只能无能狂怒。”
一不洗钱二不弓虽女干三不偷税漏税,才子风流更是刻进了中国人dna里的传统刻板印象,完全没人会当一回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