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哈哈,明代政治斗争相当残酷,加之被皇帝恨之入骨,这个大状元还真有这么倒霉。”周至笑道。
\n
“杨廷和是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状元及第,正德皇帝明武宗出居庸关时,他上疏抗谏,之后辞官返乡。等明世宗嘉靖皇帝继位后,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
\n
“他爹在正德归西,嘉靖登基的时间里曾经独揽大权几十天,裁撤罢免了许多官员,也得罪了一大帮子人。嘉靖三年,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主张在宪宗与武宗之间,把嘉靖皇帝的亲爹加入进去,成为睿宗。”
\n
“此举导致了朝臣分裂,这就是嘉靖朝著名的‘大礼议’事件,杨廷和父子等反对派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滇南永昌卫。”
\n
“因为他爹曾经得罪过许多人,杨慎被贬后,被裁撤的挟怨者招募了一些亡命之徒在路上埋伏,要伺机杀害他。杨慎知道后一路小心防备,一直走到临清县时这些人才散去。”
\n
“嘉靖皇帝因大礼议的缘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常问及杨慎近况,如果大臣回答“老病”,嘉靖皇帝就会很高兴。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
\n
“整个世宗朝一共有六次大赦,杨慎最终还是没能回到家乡,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也无人敢受理。”
\n
“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嘉靖八年,杨廷和在新都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杨慎请求巡抚欧阳重替他请命,回乡葬父,获得了批准后赶回新都治丧。此后的地方官员就对他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名声太大,无论他在哪里待着,各地官员均对他十分善待。”
\n
“不过能帮的也就到此为止了,嘉靖三十二年,杨慎在黔国公沐朝弼的帮助下,还一度举家迁往寓江阳,也就是我老家蛮州居住,结果只住了五年就又被人检举揭发,于嘉靖三十七年被巡抚派四名指挥押回永昌。”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