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建立起联系之外,也有避免之意,橙子集团虽明面上跟檀锦程没什麽关系了,但与尉来汽车怎麽着都算是关联公司。
「哦,是晶圆厂量产吗?那行吧。」
半导体产业绝对是这几年的ZZ正确,特殊情况之下的晶片荒一直持续着,尉来虽然提前囤库存以及锁定产能,但晶片供应同样很紧张。
ET5前几年之所以只重点开发欧洲市场,一定程度上跟晶片供应紧张也有关系,尉来需要内部平衡各大车型的晶片供应问题。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了。
完成私有化,注入资金,组建车规团队,锁定中芯国际40nm产能,配合北仓区半导体产业建设工厂,国民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私有化之后的扩张。
私有低之后的国民技术异常的低调,但是进度却是一点都不慢,2020年Q2季度,国民技术已经完成了晶片定义,采用成熟IP核缩短设计周期。
2021年Q1季度,国民技术首次完成流片,Q3季度拿出了工程样品,今年一季度正式通过了AEC- Q100认证,这是国民技术自研车规级晶片最为关键的一步。
通过认证之后,国民技术与尉来汽车同步启动测试,国民技术的晶片将优先导入尉来汽车,今年四季度,国民技术的车规级晶片可以实现小规模量产。
虽然月产量只能达到5万片每月,但这对于国民技术以及尉来汽车而言,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有跟没有,完全是两码事儿,尉来这两年晶片供应相对宽松,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很多企业的嫉妒了,两年时间已过,再迟钝的企业都反应过来了,跟尉来抢产能的多的是。
而晶片生产商,也会基于这点跟尉来谈判,控制产能,提价等等,尉来要想做到全球第一,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是必须的。
2023年,国民技术的晶片可以实现放量,配合上地平线的产能以及国内其他晶片供应商,除了最为核心的高端晶片,尉来在今年的四季度已经可以实现自主可控了。
这个时间比檀锦程想像当中要快一些,不得不说,这些年在晶片国产替代方面,我们还是进步明显的,国民技术算是国产晶片产业的一个缩影了。
不过要说起来,国民技术能够尽最快速度实现量产,除了他有成熟的技术再辅以檀锦程大笔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搭上了中芯国际。
2020年至2022年间,全球晶片短缺,晶圆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