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可退的战略方针,不断对技术短板的补充,以及持续上升的销量,是支撑起尉来1.3万亿市值的基础。
燃油车加上新能源汽车,尉来合计的销量达到了143.43万辆,算上黄海系列商用车,尉来全年累计销量的准确数字为146.93万辆。
「尉来集团营销归营销,但还是耿直啊,就差几万辆到150万辆,就这他们年底都不搞一搞,真是个奇葩啊。」
修改之后的尉来2021年度销量预期是150万辆,年底交出来的答卷完成度接近于98%,这是尉来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完成年度销量预期。
「是啊,随便哪里添点儿都行,像是尉来L1,随便添点儿到10万辆就很好看了。」
尉来走的是全面精品化的战略,车型平均,旗下单款年销量破十万的并不是很多,以往除了悦驰A1,尉来就没有什麽走量的车型,这跟当初尉来品牌的高端化战略也有关系。
高端化市场毕竟相对小众,对于一家大型车企来说,走量是必须的,只靠一款车或者某一个品牌走量虽然可行,但多多少少缺了那麽点儿。
如今星途S01以及埃安系列成为尉来的走量品牌,算是让尉来全面精品化的战略更进一步,对于150万辆的年销量预期能不能达成,檀锦程本人没有那麽的在乎。
数据造假这个玩意儿,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非必要情况下檀锦程不希望尉来这麽做。
146.93万辆的销量,对于一家成立第14个年头的企业来说,已经是相当的优秀了,看看排在尉来前面的五家,除了长安以及广汽之外,今年的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身后的吉利表现也不如预期。
内部也不是没有想过给尉来L1来冲冲量,让销量突破十万辆,吸引更多的关注,不到10%的销量问题,要想解决还是很简单的,不过都被檀锦程给否了。
L1又不愁卖,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在5号的会议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考虑到L1以及增程式的热度,2022年度尉来肯定是有新的增程式车型推出,李响也想把增程式系列的销量预期定在20万辆。
不过檀锦程认为15万辆足以,甚至于不一定能够卖出去15万辆了,增程式是用来赚钱的,30多万的车型,一年卖个10几万辆还要怎麽样?
更何况檀锦程是知道的,菊花跟赛力斯合作的前两款车型,虽然不被市场重视,但余大嘴接手之后,走增程式路子的赛力斯可是非常好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