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电池加整车加AI集成的路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甬城工厂目前的年产能有在60万辆,主要生产尉来战略意义较大的车型,如星途S01,尉来L1以及星河P1,而尉来其他一些高端车型,则放在庐州产业基地那边生产。
规划当中的甬城超级工厂,是一座年产能120万辆的汽车工业基地,也是尉来的核心,如今整个梅山岛以及海对岸的春晓工业基地一片生机盎然。
同BYD全国各地建设生产基地不同,尉来并不打算走这种多点开花的战略,尉来规划当中的产业基地就那麽几个,走的是集中路线。
甬城总部超级工厂最终规划120万辆的年产能,庐州生产基地规划当中的产能是60万辆加上配套电池产业园,这两大产业基地是尉来的核心所在。
另外还有如常州,湘城,江城以及山城,沪市等基地,这些地方要麽是以电池工厂为主,要麽就是规划当中的产能不多,从10万辆至40万辆年产能不等。
在产能以及车型方面,尉来没有BYD以及吉利那样的全面开花战略,走的是「精英」路线,保证市场上在售各价位车型都是在合格标准线之上。
在檀老板看来,这两家车企的模式并不算健康,摊子一旦铺得太大了,根本就收不住手,除了不停的扩张产能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尉来在产能上的规模是尽量避免产能过剩,如特斯拉那般,利用集中生产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控制企业风险。
在尉来内部有一个企业在遇到危机之时的计划,那就是一旦销量下滑,会一步步的关停外围生产基地,最后保证甬城总部以及庐州生产基地完整运营。
在销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尉来也是尽量以扩充甬城以及庐州产业基地为主,这两个地方,无论是从人脉背景还是感情上,都是对尉来最为友好的,也是檀锦程最放心的。
在甬城这边,尉来的地位堪比腾迅之于深城,庐州那边尉来的地位,在江淮不争气,李兵不稳定的情况下,尉来把几款高端车型以及电池产业园放在庐州,地位也越来越高。
谁说目前庐州地区的车企,只有尉来最是争气呢,虽然BYD在庐州也有工厂,但BYD的核心工厂其实是在长安,深城之于BYD是总部,但BYD的造车之路说起来还是从长安开始的。
1月5日,又到了各大车企公布去年的销量以及今年的销量预期之时。
尉来在2021年度的成功相当不错,在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