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充电包」,兼容充电系统的同时,还无功率限制。
奔驰目前也有意加入这个商业联盟,另外在欧洲地区,在特斯拉超充站密集区域,还推出了针对性的降价政策,如首年充电免费活动等等,吸引特斯拉车主转投。
特斯拉敢在国内玩OTA禁止接入那套,在欧洲地区他们可不敢这麽大胆,苹果,微软等公司也没少被罚。
除了这些之外,尉来海外分公司的负责人于利国还积极游说欧盟将特斯拉超充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理由也无非就是不放开全功率充电。
出身于体制内,当过大领导的于利国,对于如何与ZF机构打交道,有着非常娴熟的经验。
马斯克之所以挑起官司,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特斯拉开放充电了的计划原本预期在2022年底的, 2023开始逐步的开放充电网络。
晚于尉来一年的规划,让特斯拉此时的应对显得有些慌乱无序,国内OTA禁止接入,其实就是慌乱之下应对的一大昏招,苹果当年敢这麽干,那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
现如今舆论环境,除了特斯拉车主之外,其他消费者可不会惯着你,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在国内舆情方面受到了很大的诟病,消息也随之传到了欧洲地区。
对于已经悄悄准备充分的尉来,特斯拉目前除了拉拢更多的商业合作夥伴之外,并无太好的应对之策,双方除了比拼一下实力之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官司上。
商业竞争当中,官司往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是否分出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延缓对手的时间,想当年在手机市场上无敌的HTC,就是一步步被官司拖死的。
当然,HTC是作死,他们自己不重视专利技术,也怨不得竞争对手阻止。
「成立尉来集团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经历反垄断官司,很感谢马斯克先生,让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露了个脸。」
双方关于充电标准之争,都走到官司这一步,已经进入白热化之争了,檀锦程也不再避讳这个话题,公开回应此次商业竞争。
全世界范围内,经历过反垄断调整的公司都有哪些?
是微软,是苹果,三星等等跨国巨头,汽车公司领域,是丰田,是宝马,是戴姆勒等等知名公司,我们国家的企业也有经历过反垄断调查的。
有阿狸,腾迅,嘀嘀,字节以及某团等等公司,但更多的集中在网际网路,且在国内,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搞的大致上也就字节名声最响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