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市场,从BYD的一家独大,到与尉来的两分天下,尉来的战略意图也很清晰,那就是要侵占用户在这一市场上的心智。
「今后,10万元至20万元区间市场,消费者想起来的不仅仅只有BYD,还有尉来,尉来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上个月拳打大嘴,这个月檀锦程对BYD火力全开,趁着星途S01第十万辆量产车下线之际,尉来开启了大规模的宣传。
其实说起来九月份跟大嘴的嘴仗,说起来对于尉来的知名度提升还是非常有用的。
檀锦程以及尉来从来没有营销过爱G人设,周傲的一些试探也被檀锦程给压了下去。
而菊花无论是不是他们的营销手段,他们的形象就是如此,加上一家企业对抗世界的形象,又增加了同情感。
而凭藉着这种形象以及自身的产品力,菊花无论是产品还是知名度,说是做到14亿人闻名都不为过。
在这一场争端当中,尉来与菊花或者说代表菊花的大嘴站在了对立面,但檀锦程也没有做错什麽。
也因此,跟大嘴的一场针锋相对,受益的不仅仅是菊花,尉来也同样如此。
上个月尉来销量的上升,并不排除这部分原因。菊花确实是做到了人尽皆知,但也并非谁都喜欢他。
或者说,大嘴并不是谁都喜欢他,就像是不喜欢特斯拉的那群人一样,他们会选择与这些品牌对立的品牌。
与大嘴的争端让檀锦程受到了大量的攻击,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原有粉丝以及讨厌大嘴群体的好感。
一定程度上,这是一次粉丝经济的尝试,通过大嘴这个锚点,进行一次粉丝的筛选。
李响多次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尉来在10万元至20万元市场上的战备,那就是要跟BYD竞争。
大概他也是看到了上个月那场争议带来的好处吧,很多企业的用户群体实际是有着重迭的。
拿菊花与尉来这两大不同类似的企业来说,两家的用户群体实际有不少的重迭,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
菊花以科技的形象深入人心,尉来是国产新能源的王者,对于选择哪家就陷入到一个两难当中。
某种意义上,跟大嘴形成对立面,能够挑选到更加忠诚的用户,包括大嘴其实也是如此。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檀锦程给刺激到了,九月中旬被打击到的大嘴在九月下旬,疯狂的推广他的智能驾驶技术。
在沪市等地开展路测,宣称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