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除了减少现金融资难度之外,来利科技的入股也意味着隆兴正式加入到当前A股市场较为火热的尉来概念股板块当中。
隆兴以每股五元的定价,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来利科技发行总数6000万股,价值三亿元的股票。
这部分股票在二期交付过程当中完成,来利科技则需要锁定三年。
「有了这笔六亿元的现金,你们的业务就能够很快开展了,还挺不错。」
对于檀锦程而言,总额18亿元的并购案例在他长达十几年的投资生涯里,已经掀不起多大的波澜了。
进入到汽车行业以来更是如此,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在投资通胀的年代里,动辄数十亿的投资比比皆是。
雷布斯宣传小米造车,首批100亿人民币的投资其实根本算不了什麽,100亿人民币确实是能够把车子给造出来。
但是那也基本是建立在产能有限,或者是代工的模式基础上,想要把车造好,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对于曾纪祥而言,这次的并购案意义非凡,这是他亲自操刀进行的一笔十亿级别以上的并购。
全程几乎都是他亲力亲为,后续如果来利科技发展能够达到预期,给尉来科技提供实业基础上的帮助。
那麽曾纪祥在尉来集团里的地位必定会再次水涨船高。
国庆节,距离并购案的发生已经小半个月过去,基本的协议也已经敲定,只待监管层面的通过。
曾纪祥也趁着这个间隙从山城回到甬城向老板汇报工作。
这一次的并购案,算是他职业生涯上的一个转折点。
从前,他是老板秘书助理,是尉来总裁办的办公室主任,是老板的绝对亲信。
在老板身边工作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很多的机会,老板也不介意在事业上帮助他铺好路子。
一路水涨船高的地位,直到把他推到致力于战略的尉来科技CEO一职。
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如果他要再向前进一步,就必须在尉来科技的任职期间做出成绩,从而证明自己。
张永的离职,李响的接任,在外轻量化看来可能就是尉来换了个CEO而已,反正都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人选。
但是在尉来内部,可是制造了不小的动静,在尉来内部人员看来,能够接任CEO人选的其实有很多。
如王风英,李春融,于利国,甚至于胡争楠都行,不过大家看来最合适的人选其实还是老板自己兼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